[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向环网的多主485路由通信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1146.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吴炎彪;王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42 | 分类号: | H04L12/42;H04L12/741;H04L12/751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环网的多主485路由通信方法和系统。现有485通信系统中,单主机通信轮询时间过长。本发明方法:每个装置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环形路由表,当有数据需要主动发送时,计算自己与目的装置之间的路由跳数,选择具有最小跳数的路径发送数据,路径中的其他装置收到此类数据时直接透明转发,直到数据发送到目的装置为止。本发明系统包括N个具有4个485通信端口的装置,N≤254,每个装置包括路由算法模块、主动数据发送模块、被动数据转发模块、判断模块、接收端口RX1、接收端口RX2、发送端口TX1和发送端口TX2。本发明实现多主同时通信,有效解决485总线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向 485 路由 通信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双向环网的多主485路由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如下:将第一个至第N个具有4个485端口的装置顺序连接,第N个装置又连回第一个装置,从而构成一个环形拓扑网络,N≤254;环形拓扑网络中,每个装置的发送端口TX1与后一个装置的接收端口RX1连接,该装置的发送端口TX2与前一个装置的接收端口RX2连接,该装置的接收端口RX2与后一个装置的发送端口TX2连接,该装置的接收端口RX1与前一个装置的发送端口TX1连接,从而形成正向数据流环网和反向数据流环网;开始时,每个装置内部首先判断是否建立了环形路由表,若是则进行周期性维护,否则建立环形路由表;装置接收数据时,判断数据的目的地址与该装置的本地地址是否一致,是则存储或根据数据发送算法进行主动数据发送,否则根据数据发送算法进行被动数据转发;没有接收数据时,装置主动数据发送也按照数据发送算法进行;/n所述环形路由表的建立过程如下:/n需要建立环形路由表的装置沿正向数据流环网发送一帧路由帧,该路由帧中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长度域和数据域;源地址、目的地址和数据域均为同一个字节,该字节为建立环形路由表的装置的本地地址;长度域表示数据域的长度,正向数据流环网中的其余所有装置在收到该路由帧时,在该路由帧的数据域后增加一个字节,该字节为收到该路由帧的装置的本地地址,并更新长度域,然后将增加字节后的路由帧沿正向数据流环网方向转发出去;发起路由帧的那个装置在收到目的地址为本地地址的路由帧时,直接将路由帧中数据域的内容添加到环形路由表中,更新环形路由表建立时间,至此环形路由表建立完成;/n所述基于环形路由表的路由算法,具体如下:/n根据建立的环形路由表,计算数据的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之间正向数据流传输所需的跳数TP1,然后计算数据的源地址与目的地址之间反向数据流传输所需的跳数TP2,比较TP1与TP2的大小,选择跳数小的数据流传输方向发送数据;/n所述的数据发送算法,具体如下:/n进行主动数据发送时,装置首先根据路由算法计算跳数较小的优先路径,然后根据优先路径的数据流方向选择发送端口进行发送,正向发送选择发送端口TX1进行发送,反向发送选择发送端口TX2进行发送;进行被动数据转发时,目的地址不是本地地址,不进行路由算法计算,而是装置从接收端口RX1接收到数据,直接将数据从发送端口TX1发送出去,或装置从接收端口RX2接收到数据,直接将数据从发送端口TX2发送出去。/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70114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