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驱动摩擦纳米运动传感装置及其传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9061.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谢燕楠;林鸿宾;徐庆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3/66 | 分类号: | G01P3/66;G01P13/00;G01P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驱动摩擦纳米运动传感装置及传感方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均具有摩擦面;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摩擦面为非对称结构,第一导电部摩擦面的面积小于第二导电部摩擦面的面积;通过外力的施加和撤去,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不对称的电信号,并通过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向外输出所述电信号。本发明通过引入不对称结构的摩擦面,进而产生不对称电信号,将不对称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每组不对称电信号有四个电信号,通过对比第一个和第二个电信号的大小,第一个和第三个电信号出现的时间差来进行传感,可以用于判断人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摩擦 纳米 运动 传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自驱动摩擦纳米运动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均具有摩擦面;所述第一导电部的摩擦面为非对称结构,第一导电部摩擦面的面积小于第二导电部摩擦面的面积;通过外力的施加和撤去,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不对称的电信号,并通过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向外输出所述电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9906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螺线管的切换速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土壤风蚀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