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基坑综合降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2377.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庆豪;金明春;麻玉侠;章立旺;梅春燕;龚孙武;李嘉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6 | 分类号: | E02D19/06;E02D19/08;E02D19/10;E02D19/22;E02D19/18;E02D19/16;E03F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255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深基坑综合降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施工准备;2)护壁截排水体系布设;3)现浇排水沟施工;4)排水盲沟布设;5)集水槽道布设;6)槽内注浆封闭体施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侧壁截水沟汇集墙侧排水管排出的水体,并使水体经连接水管汇集至沟底沉淀池内,降低了水体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保护了施工环境;同时,本发明腰梁挂板和挂板底板与横撑腰梁内预设的内置锚定板通过挂板连接栓连接,并通过平台吊杆及水沟底撑板对侧壁截水沟提供支撑,降低了支撑体系布设的难度,提高了支撑体系的承载能力;墙侧排水管上设置长方形或椭圆形的渗水槽孔,其外侧设置管周反滤层,可有效降低墙侧排水管淤堵的可能性。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综合 排水 体系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深基坑综合降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1)施工准备:进行基坑的护壁桩(1)打设施工和基坑内部土体开挖,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和现场施工工艺,准备施工需要的材料和装置;2)护壁截排水体系布设:自护壁桩(1)向墙背土体(2)内打设墙侧排水管(3),并使墙侧排水管(3)的伸出端与侧壁汇水板(4)连通;护壁桩(1)一侧设置横撑腰梁(8),使腰梁挂板(5)及挂板底板(6)通过挂板连接栓(7)与横撑腰梁(8)内的内置锚定板(9)连接;平台吊杆(10)的顶端与挂板底板(6)通过螺栓连接,平台吊杆(10)与挂板底板(6)之间设置吊杆补强栓(11);平台吊杆(10)的底端与水沟底撑板(12)相连;将侧壁截水沟(13)置于水沟底撑板(12)的上表面,并通过水沟校位栓(14)控制侧壁截水沟(13)的横向位置;在侧壁截水沟(13)的下部设置沟底沉淀池(15),并在沟底沉淀池(15)与侧壁截水沟(13)之间设置连接水管(16);3)现浇排水沟施工:在墙背土体(2)内挖设排水沟槽道(17),在排水沟槽道(17)的外侧壁上铺设撑架滑槽(18);撑架立柱(20)与撑架横梁(19)垂直连接,并使撑架立柱(20)底端的立柱转轮(21)与撑架滑槽(18)相接;先将水沟底模(22)和水沟侧模(23)通过侧模转轴(24)连接,再使注浆控位管(25)与水沟底模(22)连接,然后将水沟底模(22)、水沟侧模(23)和注浆控位管(25)整体吊装至排水沟槽道(17)内;使注浆管支管(26)一端与注浆控位管(25)连通,另一端插至水沟侧模(23)的浇筑粘结面处;通过控位压杆(27)和模板控位板(28)限定水沟侧模(23)的横向位置,通过压板校位杆(29)及其底端的管侧控位板(30)控制水沟底模(22)的高程,通过模板压杆(31)使水沟侧模(23)顶端的侧模耳板(32)与墙背土体(2)连接牢固;通过注浆控位管(25)和注浆管支管(26)向水沟底模(22)和水沟侧模(23)与排水沟槽道(17)围合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排水沟(33);现浇排水沟(33)形成强度后,将水沟滤板(34)与现浇排水沟(33)连接牢固;水沟滤板(34)上设置滑移刮板(36),滑移刮板(36)连接刮板拉杆(35),水沟滤板(34)中间部位的下表面设置集污槽道(37),通过刮板拉杆(35)拖动滑移刮板(36),将水沟滤板(34)上的杂物刮至集污槽道(37)内;4)排水盲沟布设:在墙背土体(2)内挖设盲沟布设槽(38),并在盲沟布设槽(38)的底部布设调节体撑板(39),再将坡度调节体(40)置于调节体撑板(39)上;先在排水盲沟(41)的外侧壁上设置沟侧反滤层(42),再将排水盲沟(41)吊装至坡度调节体(40)的上部,并通过撑架限位隼(44)限定坡度调节体(40)的位置,通过坡度调节体(40)调整排水盲沟(41)的纵向坡度,然后在排水盲沟(41)与盲沟布设槽(38)之间进行沟侧填充体(45)的填充施工;将盲管调节体(46)置于排水盲沟(41)的沟底板上,再将排水盲管(47)置于盲管调节体(46)顶部的盲管撑板(48)上,然后在排水盲管(47)与排水盲沟(41)之间进行管侧填充体(49)的填充施工,将填充袋体(50)置于管侧填充体(49)及排水盲管(47)的顶部,再向填充袋体(50)内吹填袋内填充体(51);将沟顶盖帽(52)置于排水盲沟(41)的顶部,并通过盖帽连接筋(53)将排水盲沟(41)与沟顶盖帽(52)连接牢固;5)集水槽道布设:将集水槽道(54)设于坑底土体(55)内的槽道布设槽(56)内,调节压板(59)上设置调高螺杆(58),通过调高螺栓(57)紧固调高螺杆(58),使调节压板(59)下表面的压扩榫头(60)挤压调节隼板(61),控制集水槽道(54)的横向宽度;向集水槽道(54)与槽道布设槽(56)的间隙内填充井侧填充体(62);使排水盲沟(41)与集水槽道(54)连通,并将竖向抽水管(63)插入集水槽道(54)内,再向集水槽道(54)内填充槽内填充体(64);将预制盖板(89)置于集水槽道(54)的顶部,并使补强套管(65)与竖向抽水管(63)连接牢固,然后在排水盲沟(41)上方即预制盖板(89)外侧进行混凝土筏板(66)浇筑施工;同步通过竖向抽水管(63)和排水盲沟(41)内的横向抽水管(67)将集水槽道(54)内的水体排除;6)槽内注浆封闭体施工:排水施工完成后,同步通过竖向抽水管(63)和横向抽水管(67)向集水槽道(54)内注浆,形成槽内注浆封闭体(6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瑞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923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 下一篇:降水井抽排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