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涉密文档在互联网传播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1895.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3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章胜;王嘉伟;杜昕;陈其盛;陈宪;高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涉密文档在互联网传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具有涉密处理权限的计算机中生成涉密文件的封装文档:步骤1.1,编译生成具有网络环境检测单元、数据自毁单元和报告发送单元的自解压模块;步骤1.2,将涉密文件嵌入到所述自解压模块中生成exe可执行文件;步骤1.3,将步骤1.2生成的exe可执行文件插入到office空白文档中,生成封装文档;步骤2,在其它计算机中打开涉密文件的封装文档,运行插入其中的exe可执行文件,并执行网络环境检测单元、数据自毁单元和报告发送单元。本发明通过“双套封”、网络环境检测、数据自毁和报告发送等技术,可以防止对涉密文档在互联网中进行传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文档 互联网 传播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防止涉密文档在互联网传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具有涉密处理权限的计算机中生成涉密文件的封装文档:步骤1.1,编译生成具有网络环境检测单元、数据自毁单元和报告发送单元的自解压模块;步骤1.2,将涉密文件嵌入到所述自解压模块中生成exe可执行文件;步骤1.3,将步骤1.2生成的exe可执行文件插入到office空白文档中,生成封装文档;步骤2,在其它计算机中打开涉密文件的封装文档,自动运行插入其中的exe可执行文件:步骤2.1,执行网络环境检测单元,检测当前计算机所处网络环境,当检测到当前计算机所处网络环境为非互联网环境时,通过运行exe可执行文件解压得到涉密文件,并自动关闭office空白文档;否则执行步骤2.2;步骤2.2,执行数据自毁单元,对封装文档进行不可逆的销毁,执行步骤2.3;步骤2.3,执行报告发送单元,将当前计算机的信息发送至指定网址进行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未经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6918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