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监测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39931.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明;赵呈星;张若飞;孟祥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2 | 分类号: | E21D2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代群群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的方法,属于锚杆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巷道周边位移与岩体深部位移关系获得巷道当量半径、巷道中心到岩体中某一点的距离和围岩表面变形量,根据围岩表面变形量确定围岩稳定性系数;选取锚杆杆体的相关参数,包括锚杆长度、弹性模量、横截面面积;选取锚固剂的相关参数,包括锚固剂弹性模量、锚固剂横截面面积;通过应力传感器获得托锚力;步骤2:在计算机中构建锚杆杆体所受轴力及剪应力计算解析式,将步骤1获取的参数数值输入到解析式中,得到锚杆杆体的剪应力以及轴力分布规律。通过本发明获得的锚杆杆体的应力分布曲线,体现锚杆杆体受力的连续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全长 锚固 锚杆杆体 应力 分布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监测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得巷道当量半径a0、巷道中心到岩体中某一点的距离r和围岩表面变形量U0,根据围岩表面变形量U0确定围岩稳定性系数b;选取锚杆杆体的相关参数,包括锚杆长度L、弹性模量Eb、横截面面积As;选取锚固剂的相关参数,包括锚固剂弹性模量Ec、锚固剂横截面面积Ac;通过应力传感器获得托锚力Q;步骤2:在计算机中构建锚杆杆体所受轴力及剪应力计算解析式,将步骤1获取的参数数值输入到解析式中,得到锚杆杆体的剪应力以及轴力分布规律:其中,剪应力计算解析式:
轴力计算解析式:N=AbEb(W‑Ir‑Kr2);式中,Ab为锚杆折算横截面面积,
A为围岩条件系数的乘积,即:A=b2U0;u为巷道中心至锚杆端部距离,即:u=a0+L;W为常数项,即:![]()
e为自然常数;I为一次项系数,即:
K为二次项系数,即:
rx为中性点半径,按如下关系式进行确定:![]()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399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