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研究根际微域的方法及所用的微流控芯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18667.3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98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叶舒迪;林楠;马斌;吴禹;徐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水稻根际微域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包括载玻片(1)和微流控芯片(2),在微流控芯片(2)的底部设有空腔(202),从而使微流控芯片(2)形成芯片上(201)和芯片下,载玻片(1)紧贴空腔(202);在空腔(202)内,分别设置左微柱群(203)和右微柱群(204);左微柱群(203)和右微柱群(204)之间的空隙自然形成了供根系生长的植物通道(22);芯片上(201)的内部分别设置与空腔(202)相连通的进液孔(23)、出液孔(24)、植物孔(25);植物孔(25)的出口对应植物通道(22)。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利用上述微流控芯片装置进行的研究根际微域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研究 根际微域 方法 所用 微流控 芯片 装置 | ||
【主权项】:
1.用于研究水稻根际微域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玻片(1)和位于载玻片(1)之上的微流控芯片(2),在微流控芯片(2)的底部设有空腔(202),从而使微流控芯片(2)形成芯片上(201)和芯片下,载玻片(1)紧贴空腔(202);在芯片下的空腔(202)内,于微流控芯片(2)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微柱群(203)和右微柱群(204);左微柱群(203)和右微柱群(204)之间的空隙自然形成了供根系生长的植物通道(22);左微柱群(203)、右微柱群(204)的结构均为如下:由若干个的位于空腔(202)内的微柱(21)组成,相邻微柱(21)的间距为40~60μm;微柱(21)的直径为50~300μm,高度为50~100μm;芯片上(201)的内部分别设置进液孔(23)、出液孔(24)、植物孔(25);上述进液孔(23)、出液孔(24)、植物孔(25)均分别与空腔(202)相连通;且植物孔(25)的出口对应植物通道(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186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桌墙面立体绿植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 下一篇:一种菠菜的雾化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