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17933.0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2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陈文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F25/14;A01G7/0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属于地下农场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蓄水池、生态区、收割储藏区、植物补光灯、墙体、上部出口、下部出口、输水管道、发酵池、排水孔、上部连通口、下部连通口、紫外线灯、出入门,所述的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设置在地面的下方,生态区、收割储藏区和发酵池整体经墙体围成;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充分开发地下资源,有效缓解土地资源压力,收集雨水进行循环使用,并有效解决普通农场破坏排泄物和食物残渣滋生细菌导致产量低下、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污水排放污染环境,且秸秆和污水不能循环利用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农场 储藏区 发酵池 连通口 生态区 墙体 收割 建筑技术领域 排泄物 地下资源 秸秆焚烧 食物残渣 收集雨水 输水管道 污水排放 下部出口 循环利用 有效缓解 有效解决 植物补光 紫外线灯 出入门 排水孔 蓄水池 土地资源 秸秆 细菌 污水 地下 出口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其特征征在于:包括蓄水池(2)、生态区(3)、收割储藏区(4)、植物补光灯(5)、墙体(6)、上部出口(7)、下部出口(8)、输水管道(9)、发酵池(10)、排水孔(11)、上部连通口(12)、下部连通口(13)、紫外线灯(14)、出入门(15),所述的一种立体式综合农场设置在地面(1)的下方,生态区(3)、收割储藏区(4)和发酵池(10)整体经墙体(6)围成;蓄水池(2)顶面与地面(1)相同,生态区(3)在蓄水池(2)左侧,蓄水池(2)和生态区(3)的一端通过输水管道(9)相连,生态区(3)左侧设有收割储藏区(4),生态区(3)后侧设有发酵池(10),收割储藏区(4)与生态区(3)和发酵池(10)相连 ;生态区(3)设有植物补光灯(5)和紫外线灯(14);所述的蓄水池(2)上部设有盖板(2‑2),盖板(2‑2)底部靠近生态区(3)的一侧设有出水孔(2‑1),出水孔(2‑1)靠近内部一侧设有阀门(2‑3),阀门(2‑3)靠近内部一侧设有水篦子(2‑4),出水孔(2‑1)和生态区(3)通过输水管道(9)进行联通;生态区(3)在蓄水池(2)侧方,且生态区(3)水平面高度低于蓄水池(2)水平面高度,生态区(3)通过隔板A(3‑5)分割成水域区(3‑1)和农作物区(3‑4),隔板A(3‑5)靠近输水管道(9)一侧设有下水孔(3‑10),下水孔(3‑10)下方连接有灌溉系统(3‑7);水域区(3‑1)高度大于农作物区(3‑4),水域区(3‑1)底部靠近蓄水池(2)一侧设有进水孔(3‑6)与输水管道(9)相连接,水域区(3‑1)靠近收割储藏区(4)远离蓄水池(3)一侧,且靠近远离发酵池(10)一侧墙体设有入水楼梯(3‑2),入水楼梯(3‑2)设有休息平台(3‑3),水域区(3‑1)靠近发酵区(10‑2)底部设有排水孔(11)并连有排水管通向发酵区(10‑2);农作物区(3‑4)设有种植区(3‑9)和通道(3‑8),通道(3‑8)在农作物区(3‑4)两侧及中间分布三条,灌溉系统(3‑7)在两块种植区(3‑9)居中分布,靠近侧边通道的和下部空间(4‑4)设有下部出口(8),农作物区(3‑4)靠近发酵区(10‑2)侧设有下部连通口(13);收割储藏区(4)通过隔板B(4‑1)分为上部空间(4‑2)和下部空间(4‑4),隔板B(4‑1)远离生态区(3)一侧设有楼梯口(4‑5),上部空间(4‑2)靠近水域区(3‑1)一侧设有上部出口(7);下部空间(4‑4)在楼梯口(4‑5)下部设有上下楼梯(4‑3),上部空间(4‑2)与发酵池(10)的临时储藏区(10‑1)通过出入门(15)相连通,出入门(15)设在靠近排水孔(11)一侧;发酵池(10)通过隔板C(10‑3)分为临时储藏区(10‑1)和发酵区(10‑2),隔板C(10‑3)远离生态区(3)一侧设有输料孔(10‑5),输料孔(10‑5)上方设有输料孔盖板(10‑4),发酵池(10)上部设有紫外线灯(14),发酵区(10‑2)靠近农作物区(3‑4)设有下部联通口(13),连通发酵区(10‑2)和农作物区(3‑4),临时储藏区(10‑1)靠近生态区(3)一侧设有上部连通口(12),上部连通口(12)靠近排水孔(11),连通临时储藏区(10‑1)和水域区(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51793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