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园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高的节能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55489.4 | 申请日: | 201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1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旺;叶汀;沈哲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嘉善)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中节能(嘉兴)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9/25 | 分类号: | F03D9/25;F03D7/04;F03B13/00;B01D29/56;E04B1/00;E03B3/02;H02S10/12;H02S2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园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高的节能建筑,包括底座、主体、集水槽、光伏板、支撑块、风电机构和初滤机构,风电机构包括套环、连接杆、移动板、移动组件、转动组件、转盘、支杆、机舱、轮毂和若干风叶,初滤机构包括初滤盒、开口和连接管,水电机构包括发电机、水电组件、水电盒、净化管、净化组件、密封塞、出水管和水阀,该用于园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高的节能建筑利用风电机构可进行风力发电,且风电机构可灵活调整位置,避免风电机构对照射在光伏板上的阳光进行遮挡,不仅如此,通过集水槽收集雨水,由水电机构进行水力发电,并通过净化处理提供人们生活用水,使该建筑充分利用周围自然资源,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然资源 利用率 节能 建筑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园区的自然资源利用率高的节能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主体(2)、集水槽(3)、光伏板(4)、支撑块(5)、风电机构和初滤机构,所述主体(2)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光伏板(4)通过支撑块(5)固定在主体(2)的顶端,所述主体(2)和支撑块(5)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集水槽(3)固定在主体(2)的上部,所述风电机构位于集水槽(3)的内侧,所述风电机构通过初滤机构与水电机构连接,所述主体(2)内设有PLC和水电机构;所述风电机构包括套环(6)、连接杆、移动板(7)、移动组件、转动组件、转盘(8)、支杆(9)、机舱(10)、轮毂(11)和若干风叶(12),所述套环(6)套设在支撑块(5)上,所述移动板(7)通过连接杆与套环(6)固定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和转动组件分别位于移动板(7)的下方和上方,所述转动组件与转盘(8)传动连接,所述机舱(10)通过支杆(9)固定在移动板(7)的上方,所述轮毂(11)的一端设置在机舱(10)内,所述风叶(12)周向均匀分布在轮毂(11)的另一端;所述初滤机构包括初滤盒(13)、开口和连接管(14),所述初滤盒(13)固定在集水槽(3)的下方,所述开口设置在集水槽(3)的底部,所述初滤盒(13)的顶部通过开口与集水槽(3)连通,所述初滤盒(13)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4)与水电机构连接,所述初滤盒(13)内设有初滤组件;所述水电机构包括发电机(15)、水电组件、水电盒(16)、净化管(17)、净化组件、密封盖(18)、出水管(19)和水阀(20),所述水电盒(16)的上部与连接管(14)连通,所述发电机(15)固定在水电盒(16)的上方,所述水电组件设置在水电盒(16)内,所述净化管(17)固定在水电盒(16)的下方,所述净化组件设置在净化管(17)内,所述密封盖(18)盖设在净化管(17)的底端,所述出水管(19)设置在净化管(17)的中心处,所述水阀(20)设置在出水管(19)上,所述水电组件包括转轴(45)、水叶(46)、驱动锥齿轮(47)、从动锥齿轮(48)、输出轴(49)和两个轴承(50),所述轴承(50)固定在水电盒(16)内,所述转轴(4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轴承(50)内,所述水叶(46)和驱动锥齿轮(47)均固定在转轴(45)上,所述从动锥齿轮(48)与驱动锥齿轮(47)啮合,所述输出轴(49)的一端与发电机(15)连接,所述输出轴(49)的另一端与从动锥齿轮(48)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嘉善)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中节能(嘉兴)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嘉善)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中节能(嘉兴)环保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5548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