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幼儿身体机能缺陷普查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453822.8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3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华;周靖坤;单桦林;付海燕;孙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1;A61B5/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肖月华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幼儿身体机能缺陷普查检测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架且三个定位架之间相隔120°,本发明通过VR眼镜设置不同场景,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方便对幼儿的身体机能进行检测,通过肩部固定带、伸缩手腕固定环、腹部固定环和腿部固定带对幼儿进行固定,通过伸缩手腕固定环上的血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脉搏传感器和血压传感器对幼儿的血氧、身体温度、脉搏和血压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传递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将分析后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至数控终端内,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分析,发现缺陷后,及时进行治疗和矫正。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幼儿 检测装置 幼儿身体 单片机 定位架 主体板 伸缩 手腕 无线传输模块 肩部固定带 脉搏传感器 腿部固定带 温度传感器 血压传感器 血氧传感器 检测信息 身体机能 数据通过 分析 上表面 传递 检测 数控 血氧 矫正 腹部 血压 相隔 眼镜 脉搏 终端 场景 治疗 发现 | ||
【主权项】:
1.一种幼儿身体机能缺陷普查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架(2)且三个定位架(2)之间相隔120°,所述定位架(2)内滑动连接有第一T型滑动块(23),所述第一T型滑动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和第一弹簧(10),所述第一伸缩杆(9)的位置与第一弹簧(10)的位置相对应且套接,所述第一伸缩杆(9)和第一弹簧(10)的伸缩端与定位环(5),所述定位环(5)内设有T型滑动槽,所述T型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四个第二T型滑动块(30),四个第二T型滑动块(30)之间相隔90°,所述第二T型滑动块(30)的一侧与伸缩调整装置(7)的一端固定连接,后侧的伸缩调整装置(7)的另一端与连接块(3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8)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弹性带(27)与腹部固定环(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38)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紧固软带(26),所述紧固软带(26)上设有吱啦贴,所述腹部固定环(6)上设有粘扣,所述粘扣的位置与吱啦贴的位置相对应且粘合,所述腹部固定环(6)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带(15),所述定位带(15)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软带(13),所述定位带(1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肩部固定软带(20),所述肩部固定软带(20)的位置与固定软带(13)的位置相对应且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固定软带(13)和肩部固定软带(20)的连接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插扣(21)和第一连接扣(22),所述第一插扣(21)的位置与第一连接扣(22)的位置相对应且扣接,所述定位带(15)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连接软线(14)与伸缩手腕固定环(11)固定连接,左右两侧的伸缩手腕固定环(11)内分别设有血氧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脉搏传感器(12)和血压传感器(8),所述定位带(15)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24)、单片机(25)、内部电源(28)和电源开关组(29),所述电源开关组(29)的输入端与内部电源(28)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组(29)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24)、单片机(25)、血氧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脉搏传感器(12)和血压传感器(8)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入端与血氧传感器(18)、温度传感器(19)、脉搏传感器(12)和血压传感器(8)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5)的输出端与无线传输模块(24)的输入端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45382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啦啦操运动员检测腕带
- 下一篇:柔性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