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升空通信中继无人机通视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82263.6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贾伟;田雪涛;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G05D1/1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凤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升空通信中继无人机通视计算方法,根据通信中继无人机和任务无人机的位置、高度,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高程数据库,计算和判断中继机对任务机的通信链路是否通视,若不通视,则地面控制系统发出警报并自动向中继机发送爬升指令,从而引导通信中继机的高度控制,保证中继机到任务机的通信链路畅通可视,能及时快速的调整好中继机的高度,使得中继机到任务机的通信链路畅通可视,维护整个无人机系统的通信可靠性和稳定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空 通信 中继 无人机 计算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升空通信中继无人机通视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实时获取中继机R的经纬度坐标(LR,BR)、高度HR,获取任务机M的经纬度坐标(LM,BM)、高度HM;步骤2:受地球曲率半径(6371km)的影响以及大气层对电波的折射作用,中继机到任务机的链路传输极限直视距离的修正值为
其中HR和HM单位为米,求得Dmax后,单位换算为千米,无线电波传输的有效直视距离De为极限直视距离的70%,即:De=0.7Dmax,计算中继机到任务机的链路传输有效直视距离为:
其中,HR和HM单位为米,求得De后,单位换算为千米;步骤3:将中继机R的经纬度坐标(LR,BR)转换为平面直角大地直角坐标下的位置(XR,YR),将任务机M的经纬度坐标(LM,BM)转换为大地直角坐标下的位置(XM,YM),根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计算出中继机至任务机的距离为:
步骤4:比较DRM和De,若DRM<De,则进入步骤5;若DRM≥De,则地面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并向中继机发送爬升指令,在中继机升高的过程中继续执行步骤1至步骤4,直至DRM<De;步骤5:若DRM<De,假设地球是一个标准球体,O为地心,半径R0=6371km,点R为中继机,点M为任务机,则:中继机至地心的距离:|OR|=R0+HR,任务机至地心的距离:|OM|=R0+HM,中继机至任务机的距离:|RM|=DRM;中继机、任务机和球心形成ΔROM,根据三角形余弦定理可计算:![]()
步骤6:将∠ROM以0.1°为步长进行划分,总共能分成的个数
其中
为向下取整函数,即
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直线段OR与地球的交点为R′,直线段OM与地球的交点为M′,相应的圆弧R′M′被栅格化成n个小弧,映射到直线段RM也被栅格化成n个小段,R′和M′的经纬度即为中继机R和任务机M的经纬度,则R′和M′的大地直角坐标为(XR,YR)和(XM,YM),计算M′相对于R′的方位角α和R′到M′的距离DR′M′:![]()
其中,方位角α为直线段R′M′与正北方向的夹角;步骤7:i从1开始进行循环计算,i的取值范围为i≤n,当i=k时,步骤如下:步骤7.1:P′为R′M′上的第k个点,R′到P′的距离为:
计算P′的直角坐标,即为空间直线段RM上的第k个点P的直角坐标:
步骤7.2:将直角坐标(XP,YP)转换成经纬度坐标(LP,BP),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高程数据库可获取P′点的海拔高HP′;步骤7.3:在ΔROP中,∠ROP=0.1×k,∠ROP=∠MRO,则:∠RPO=180‑∠ROP‑∠PRO,利用三角形正弦定理计算直线段OP的长度:
则直线段RM上P点的高度HP=|OP|‑R0;步骤7.4:比较HP和HP′,若HP>HP′,则i加1,重复执行步骤7.1至步骤7.4,直到i等于n,再重复执行步骤1至步骤7;若HP≤HP′,则终止循环,发出警报并向中继机发送爬升指令,在中继机升高的过程中实时获取中继机R和任务机M的位置和高度信息,重复执行步骤5至步骤7,直到中继机至任务机之间没有山体遮挡,通信链路畅通,关闭警报并向中继机发出平飞指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822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件化有效载荷地面综合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光延时测试装置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