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拆卸式环道式气液固冲蚀磨损联合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71340.8 | 申请日: | 2019-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6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偶国富;龚程程;张绍良;李强;杨涛;金浩哲;刘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环道式气液固冲蚀磨损联合试验装置。静态混合器进口处设混合点,多相流介质经油水进口与储气罐出口的气体在混合点混合形成油气水三相流,油气水三相流输入到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出口分成两个支路,主支路依次经第一有机玻璃测试段、第一可拆式测试段经管道与三相分离器相连通,构成多相流冲蚀测试回路;次支路经多个阀、压力表、温度计和第二流量计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经第二可拆式测试管件、第二有机玻璃测试段后与气液固旋流分离器连通。本发明通过改变油气水的多相流冲蚀测试回路的三相比例,通过有机玻璃的测试段测试管道中对应的流型/流态,可实现不同气、液、固比例的管道及阀门冲蚀磨损测试。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玻璃 测试段 静态混合器 多相流 气液固 联合试验装置 油气水三相流 冲蚀测试 冲蚀磨损 可拆卸式 混合点 可拆式 环道 连通 流量计 压力表 冲蚀磨损测试 储气罐出口 电磁流量计 三相分离器 旋流分离器 支路 测试管道 油水进口 温度计 测试管 次支路 进口处 油气水 主支路 阀门 流态 流型 出口 | ||
【主权项】:
1.一种可拆卸式环道式气液固冲蚀磨损联合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态混合器(14)、第一有机玻璃测试段(31)、第一可拆式测试段(22)、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颗粒进料装置(15)、涡街流量计(51)、调节阀(16)、第二可拆式测试管件(17)、第二有机玻璃测试段(20)、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蓄水池(52)和循环水泵(53);静态混合器(14)进口处设置混合点(55),多相流介质经油水进口(56)与储气罐(13)出口的气体在混合点(55)混合形成油气水三相流,油气水三相流输入到静态混合器(14)的入口,静态混合器(14)出口分成主支路和次支路的两个支路,主支路依次经第一球阀、第一有机玻璃测试段(31)、第二温度计、第四压力表、第一可拆式测试段(22)、第一电磁流量计(23)后经管道与三相分离器(1)的中部入口相连通,构成多相流冲蚀测试回路;次支路依次经第二球阀、第三压力表、第五压力表、第三温度计、调节阀(16)与第二电磁流量计进口连通,第二电磁流量计出口再依次经第二可拆式测试管件(17)、第二有机玻璃测试段(20)后经管道与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上部侧面进料口连通;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顶部出口连通到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的侧部一入口,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的侧部一出口连通到静态混合器(14)的入口,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底部出口和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的中下部出口一起连通到蓄水池(52)进口,蓄水池(52)出口依次经第四球阀(48)、循环水泵(53)后连通到第三压力表和第五压力表之间引出的旁路中,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底部出口经第九球阀连通于颗粒排出出口;颗粒进料装置(15)入口经涡街流量计(51)与进气管道连通,颗粒进料装置(15)出口流出的颗粒经管道与第三压力表和第五压力表之间引出的旁路连通,构成气液固冲蚀磨损测试回路;所述的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开设有湿气体进口(35)、干气体出口(50)和排液出口(37),内部结构是由多个相互平行的平行角度折流板(36)和分离叶片组成,湿气体进口(35)经平行角度折流板(36)和干气体出口(50)连通,平行角度折流板(36)底部连通到排液出口(37);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顶部经溢流管分离获得的含有液滴和雾化气泡的混合气体经湿气体进口(35)进入折流通道构成内插式叶片液滴分离器(19),混合气体受自身惯性作用冲击平行角度折流板(36)的叶片壁面,经平行角度折流板(36)叶片分离形成气相部分和液相部分,分离后的气相部分经干气体出口(50)流出并返回至静态混合器(14)的入口,分离后的液相部分经排液出口(37)流出后再经第三球阀与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中下部流出的液相部分汇流,汇流后的流体经管路连通到蓄水池(52)进口;所述的气液固旋流分离器(21)主要由分别位于上部和下部对接的上下筒体和锥形内芯(46)组成,上筒体为气液固分离的第一圆柱筒体(41),下筒体为液固分离的第二圆柱筒体(45),第一圆柱筒体(41)顶部设置有溢流管(40),第一圆柱筒体(41)侧面设置有连通内腔的气液固物料进口(47),第二圆柱筒体(45)侧面设置排液口(43),第二圆柱筒体(45)底部设有排颗粒出口(44);锥形内芯(46)位于第二圆柱筒体(45)顶部,锥形内芯(46)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结构(42),锥形内芯(46)上端连通第一圆柱筒体(41)内腔,锥形内芯(46)下端连通排液口(43)和排颗粒出口(4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7134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