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维度主次补偿喷旋换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53622.5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静;倪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6K11/07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二维度主次补偿喷旋换向阀,属于换向阀技术领域。主阀芯左端紧配设置旋转盘,旋转盘安装在回油腔中,主阀芯的主阀腔与旋转盘的旋转盘腔连通,旋转盘上设置与旋转盘腔连通的旋喷口,主阀芯下方的壳体二内配合设置旋推小阀,小阀旋喷口喷射液压油带动旋推小阀旋转。上述一种二维度主次补偿喷旋换向阀,其主阀芯、旋推小阀不仅可以左右推动,还可以旋转,不会卡住,减少了粘性阻力,用手拉把手的时候轻松、省力,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向左推动把手时,也给主阀芯一个向左的推力,使得人工推动把手的时候也更为省力。本发明在主阀芯、旋推小阀的共同作用下,显著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度 主次 补偿 换向 | ||
【主权项】:
1.一种二维度主次补偿喷旋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壳体一(1)、壳体二(8)、壳体三(23)配合连接构成的阀体,壳体一(1)内设置回油腔(2)及回流口三(49),壳体二(8)内设置主阀芯(11),主阀芯(11)中部配合设置换向阀套(16),主阀芯(11)、换向阀套(16)与壳体二(8)之间形成回油腔一(43)、换向腔A(13)、高压腔(37)、换向腔B(17)、回油腔二(19)、左H腔(32)、压力补偿腔(22)、右H腔(30),壳体二(8)上对应设置回流口一(9)、换向口A(12)、高压油进口(14)、换向口B(15)、回流口二(18);主阀芯(11)向右移动时,回油腔一(43)、换向腔A(13)连通;主阀芯(11)向左移动时,回油腔二(19)、换向腔B(17)连通;回油腔二(19)、左H腔(32)连通,压力补偿腔(22)、右H腔(30)连通,回油腔二(19)与压力补偿腔(22)通过压力补偿流道(21)连通,其特征在于主阀芯(11)左端紧配设置旋转盘(6),旋转盘(6)安装在回油腔(2)中,主阀芯(11)的主阀腔(46)与旋转盘(6)的旋转盘腔(47)连通,旋转盘(6)上设置与旋转盘腔(47)连通的旋喷口(601),主阀芯(11)与壳体一(1)、壳体二(8)之间配合设置阀套(7),主阀芯(11)右端通过万向联轴器一(26)与把手(24)配合连接;主阀芯(11)下方的壳体二(8)内配合设置旋推小阀(35),旋推小阀(35)内设置从左向右导通的止回阀(36),止回阀(36)左侧的旋推小阀(35)上设置高压引口(38)、流道堵口(39)、旋喷流道(35b)及旋喷堵口(35c)、小阀旋喷口(35d),旋推小阀(35)管壁上对应设置与旋喷流道(35b)连通的旋喷引口(35a)、小阀旋喷口(35d),止回阀(36)左侧的旋推小阀(35)上设置低压引口(34)、压力补偿引口(33),旋推小阀(35)左侧设置次阀腔(42),次阀腔(42)通过小阀旋喷口(35d)与旋喷流道(35b)连通;次阀腔(42)通过壳体二(8)上设置的堵口流道(45)与阀套(7)上设置的阀套通孔(701)连接,再与主阀腔(46)、旋转盘腔(47)连通;旋推小阀(35)右侧通过万向联轴器二(31a)与把手(24)配合连接,旋推小阀(35)向右移动时,高压引口(38)与高压腔(37)连通,旋推小阀(35)向左移动时,低压引口(34)与回油腔二(19)连通;小阀旋喷口(35d)喷射液压油带动旋推小阀(35)旋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5362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辐流式燃气调圧器
- 下一篇:油路切换装置、油路控制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