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与隐形磁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29642.9 | 申请日: | 201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义;魏玖存;胡文静;李波;王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21/02 | 分类号: | H02K21/02;H02K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与隐形磁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每个磁极均由两块第一磁铁、一块第二磁铁和一块第三磁铁组成,第一磁铁沿转子铁芯直径方向放置,第二磁铁在直径方向上位于对应每个磁极中的两块第一磁铁的中下部,隔磁槽设置第一磁铁的内端,向第一磁铁内端两侧延伸,由于隔磁气隙有阻碍磁场通过的作用,不论有无第二磁铁、第三磁铁存在的磁极,都会使得每极磁场尽可能地聚集于每极极弧的中间部位,因此隔磁气隙能够调节每极永磁体产生磁场的空间分布,起到代替永磁体的作用,节省永磁体的数量,减小电机的重量,降低了电机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磁铁 磁极 永磁体 磁场 隔磁气隙 混合励磁 驱动电机 内端 电机成本 空间分布 两侧延伸 转子铁芯 隔磁槽 极弧 减小 电机 阻碍 | ||
【主权项】:
1.一种电磁与隐形磁极混合励磁驱动电机,由前端盖(2)、后端盖(9)、机壳(5)、混合励磁转子、定子(6)组成,其特征在于:混合励磁转子由带有碳刷滑环结构的电励磁转子和隐形永磁转子组成;隐形永磁转子包括轴(1)、转子铁芯(7)、隔磁气隙(8),转子铁芯(7)上均布有偶数个磁极,每个磁极沿转子铁芯(7)圆周方向,每个磁极均由两块第一磁铁(3)、一块第二磁铁(4)和一块第三磁铁(10)组成,每个磁极对应转子外圆弧长的长度等于相邻两个磁极之间对应转子外圆弧长的长度,第一磁铁(3)和第二磁铁(4)均为矩形永磁钢,第三磁铁(10)为圆弧形磁铁,第一磁铁(3)沿转子铁芯(7)直径方向放置,第一磁铁(3)的外端与转子铁芯(7)外圆不相连,第二磁铁(4)沿平行于转子铁芯(7)横截面圆周弦方向设置在每个磁极中的两个第一磁铁(3)的中间,第二磁铁(4)在直径方向上位于对应每个磁极中的两块第一磁铁(3)的中下部,第二磁铁(4)在垂直于直径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相邻两个第一磁铁(3)内端之间长度的2/3,第三磁铁(10)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磁铁(3)的外端中间处,第三磁铁(10)的直径等于第二磁铁(4)在垂直于直径方向上的长度,在第一磁铁(3)的内端设置有贯穿转子铁芯(7)的隔磁气隙(8),隔磁气隙(8)由第一磁铁(3)的内端处向第一磁铁(3)内端两侧处延伸,隔磁气隙(8)的中间外侧与第一磁铁(3)相连,隔磁气隙(8)的左侧延伸至左侧相邻第二磁铁(4)的右端,隔磁气隙(8)的左侧与左侧相邻的第二磁铁(4)的右端不连通,隔磁气隙(8)关于第一磁铁对称,转子铁芯(7)压装在轴(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2964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