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手机外壳的锻压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323510.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0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谋雄;林永建;李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C23/00;B21C25/02;B21C23/32;C22F1/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卢清华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铝合金手机外壳的锻压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购买F态7系铝合金,之后进行退火处理;步骤二、在O态铝合金待成型片的表面涂上一层铝合金润滑粉;步骤三、冷挤压成型,步骤四、将步骤三的成型件放入架在125吨的冲床上进行周沿废料切除,并进行冲孔处理,得到冲孔件;步骤五、将步骤四的冲孔件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再锻压处理;步骤六、时效处理,步骤七、将步骤六的T6态成型件通过精密双面研磨机进行研磨,即可得到铝合金手机外壳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能实现7系铝型材在手机外壳上的应用,整个过程无切削加工工艺,具有加工工序短、简易,加工效率高,适应结构复杂的产品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手机外壳 锻压 成型 工艺 | ||
【主权项】:
1.铝合金手机外壳的锻压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步骤一、材料预处理,购买F态7系铝合金,购买之后裁剪出与手机外壳的展开面积相匹配的待成型片,将此待成型片进行退火处理形成O态铝合金待成型片;步骤二、表面处理,在步骤一的O态铝合金待成型片的表面涂上一层铝合金润滑粉,形成表面涂覆润滑粉的处理片;步骤三、冷挤压成型,将步骤二的表面处理片放置于挤压成型模具内并采用其吨位在1000‑1200的油压机上进行冷挤压成型成型出成型件;所述的挤压成型模具具有下模座和处于下模座上方的上模座,上述下模座的顶面安装有凹模块,上述凹模块上下凹有供表面处理片嵌入于内的成型凹腔,上述上模座的底面上设有凸模块,上述凸模块上凸设有伸入成型凹腔内,用于将表面处理片压成型成手机外壳形状的并固定于外的成型模仁,上述凹模块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处于成型凹腔外的脱料器,上述脱料器上具有悬空设置并处于成型凹腔正上方的脱料部,且两脱料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成型模仁的外径小于成型凹腔腔口口径;成型时,表面处理片放置在成型凹腔内,之后合模,合模时利用油压机经上模座对下模座的下压力将成型凹腔内的表面处理片挤压成型出与手机外壳相吻合的成型件,且成型件套固在成型模仁外,最后开模,上模座上移,上模座移动时脱料部的底面与成型模仁外成型件的侧壁相接触,继续上移,成型件与成型模仁脱模;步骤四、后处理,将步骤三的成型件架在125吨的冲床上进行旋切模旋切周沿废料使周沿口平齐之后进行冲孔处理,得到冲孔件;步骤五、精锻处理,将步骤四的冲孔件进行固溶处理,固溶处理后再通过精密模具在500吨油压机上进行精密锻压处理,得到其平面度在0.15以内的精锻件;步骤六、时效处理,将步骤五的精锻件进行时效处理得到T6态成型件;步骤七、将步骤六的T6态成型件通过精密双面研磨机进行研磨,即可得到其平面度在0.05以内的铝合金手机外壳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石狮市通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32351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