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镶嵌式污泥低温干化与造粒装置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99971.3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翁焕新;张微;苏闽华;陈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B01D53/02;B01D49/00;B01J2/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镶嵌式污泥低温干化与造粒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泥处理装置领域。该装置的核心是内滚筒和外滚筒组成的双滚筒结构,外滚筒同轴嵌套在内滚筒外面,两个滚筒之间通过周向的多条支撑杆进行固定,且两个滚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污泥在内滚筒中进行分散与干化,在外滚筒中进行二次干化与造粒。该装置所占的平面空间比原先的分段式污泥低温干化装置缩小了二分之一。而且相对于分段式的污泥干化造粒而言,本发明的该装置可以使污泥干化的效率从原先分段式的60‑80%提高至90‑98%,在污泥与烟气的热交换反应经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镶嵌式污泥低温干化相比分段式污泥低温干化的产量提高40‑60%。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低温干化 分段式 滚筒 外滚筒 镶嵌式 污泥干化 造粒装置 干化 造粒 热交换 污泥处理装置 双滚筒结构 环形空腔 平面空间 同轴嵌套 内滚筒 支撑杆 烟气 | ||
【主权项】:
1.一种镶嵌式污泥低温干化与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滚筒(9)和外滚筒(10),所述的外滚筒(10)同轴嵌套在内滚筒(9)外面,两个滚筒之间通过若干条支撑杆(24)进行固定且形成环形空腔;内滚筒(9)和外滚筒(10)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的内滚筒(9)的内壁上设有若干排沿内滚筒(9)周向布设的扬料板(11),每排扬料板(11)中的所有扬料板(11)在内滚筒(9)的前端到后端之间均匀排列;每块扬料板(11)均突出内滚筒(9)的内壁,用于在内滚筒(9)转动过程中带动污泥一并转动,并在转至顶部区域时使污泥落下;所述的内滚筒(9)前端设有第一进气口(5)和污泥进料口(7),后端设有第一污泥出料口(13),所述的第一进气口(5)经过通风管道(6)连接外部热风源,所述的污泥进料口(7)通过螺旋输送机(18)连接安装于污泥储存仓(20)底部的双螺旋定量进泥机(19),所述的第一污泥出料口(13)连通内滚筒(9)和所述的环形空腔;内滚筒(9)中靠近污泥进料口(7)处设有污泥分散器(12);所述的外滚筒(10)内壁上设有一条或多条污泥移动导向板(14),所述的污泥移动导向板(14)为以螺旋形式从外滚筒(10)后端向前端延伸的导向板;所述的外滚筒(10)前端设有第二进气口(8)和第二污泥出料口(29),内滚筒(9)和外滚筒(10)后端设有共有的出气口(15);所述的第二进气口(8)经过通风管道(6)连接外部热风源,所述的第二污泥出料口(29)通过污泥传送带(21)连接污泥成品库(22),所述的出气口(15)通过通风管道(6)连接尾气处理设备后连接烟囱(2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9997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便螺旋固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倾斜旋转型污泥脱水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