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GIS故障精确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86834.6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8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崔杨柳;马苏;王栋;孙晓威;陈晓建;袁松;吉宇;李童;蔡红丽;姜枢;张彦;赵宏飞;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12;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GIS故障精确定位方法及定位系统,采用GIS故障精确定位系统;所述GIS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PC机,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安装在GIS设备的壳体外壳面上。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振动信号的GIS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其振动信号的采集与GIS设备没有电气联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经济而实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振动信号的GIS故障精确定位方法,能够同时精确定位机械故障与绝缘故障,而且定位精度高于现存手段及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信号 gis 故障 精确 定位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振动信号的GIS故障精确定位方法,其特征是:采用GIS故障精确定位系统;所述GIS故障精确定位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振动传感器、数据采集仪和PC机,所述振动传感器固定安装在GIS设备的壳体外壳面上;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GIS设备的振动信号,并将振动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仪;所述数据采集仪,用于接收振动信号,并依次经降噪、滤波和A/D变换处理后将振动信号传输给PC机;所述PC机,用于接收数据采集仪输出的振动信号,并进行GIS故障定位分析给出定位结果;所述振动传感器为铁磁性传感器,通过吸附在GIS设备的气室法兰处的固定螺母上进行固定安装;所述振动传感器为5个,在一侧法兰上总共布置4个传感器,这4个传感器A、B、C、D分别布置在对应时钟的0点,3点,6点,9点钟方向,在故障气室的另一端对应时钟的0点方向布置传感器E;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GIS设备的壳体外壳面上固定安装振动传感器,将振动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于数据采集仪,将数据采集仪的输出端连接至PC机;2)启动GIS设备处于运行状态,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采集GIS设备的振动信号,设定振动信号采样频率为25600Hz,采样时间为2.5s;3)通过数据采集仪对振动传感器采集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小波降噪处理;4)通过数据采集仪对小波降噪处理后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和A/D变换处理;5)分别对比A、B、C、D传感器接收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间差,若最大时间差Δtmax小于0.0001s,则认为故障位于中心导电杆上,否则认为故障位于GIS内壁上;6)当确定故障位于中心导电杆上后,通过对比传感器A、E所捕获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间差,分别根据A点优先触发时Δl=(L‑3750Δt)/2,E点优先触发时Δl=(L+3750Δt)/2确定故障点距离A侧法兰的距离,其中L为故障气室的长度,Δl为导电杆上故障点距离传感器A的距离,Δt为传感器A、E所捕获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间差;7)当确定故障位于GIS内壁上时,分别依据A、C,B、D传感器所捕获故障振动信号的时间差ΔtAC、ΔtBD确定故障点距A、C传感器的距离差ΔlAC=3750ΔtAC,故障点距B、D传感器的距离差ΔlBD=3750ΔtBD,分别以A、C,B、D为焦点建立基于距离差ΔlAC,ΔlBD的双曲线,根据信号到达A、C,B、D传感器的先后顺序确定有效分支,靠近振动信号优先到达的传感器的分支为有效分支,两个双曲线有效分支的交点即为故障点,依据GIS的展开图确定故障点的坐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8683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