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环保用空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22708.4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世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3/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程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42 | 代理人: | 赵爱蓉 |
地址: |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黄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相关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环保用空气处理装置,本装置能够移动,本装置能够固定,本装置能够收集空气,本装置能够过滤空气中杂质,本装置能够粉碎空气中大颗粒杂质,本装置能够调节高度,本装置能够自动清洁滤网,本装置能够缓冲碰撞力,本装置推动装置能够收回,所述吸附处理装置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升降装置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加水装置与废气处理装置相连接,移动装置与升降装置相连接,推动装置与升降装置相连接,加水装置与二级防碰撞装置相连接,吸附处理装置与推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废气收集装置与水管相连接。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环保 空气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新式的多功能环保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收集装置(1)、加水装置(2)、二级防碰撞装置(3)、废气处理装置(4)、吸附处理装置(5)、移动装置(6)、升降装置(7)、推动装置(8)、水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气收集装置(1)的上端设置有吸气管(1‑1)、大颗粒粉碎装置(1‑2)、吸气扇(1‑3)、废气箱(1‑4),吸气管(1‑1)与大颗粒粉碎装置(1‑2)相连接,吸气管(1‑1)与吸气扇(1‑3)相连接,大颗粒粉碎装置(1‑2)与废气箱(1‑4)相连接,吸气管(1‑1)与废气箱(1‑4)相连接;所述大颗粒粉碎装置(1‑2)的上端设置有动力电机(1‑2‑1)、传动带轮一(1‑2‑2)、传动带(1‑2‑3)、传动带轮二(1‑2‑4)、破碎轮(1‑2‑5)、破碎块(1‑2‑6),动力电机(1‑2‑1)与传动带轮一(1‑2‑2)相连接,传动带轮一(1‑2‑2)与传动带(1‑2‑3)相连接,传动带(1‑2‑3)与传动带轮二(1‑2‑4)相连接,传动带轮二(1‑2‑4)与破碎轮(1‑2‑5)固定连接,破碎轮(1‑2‑5)与破碎块(1‑2‑6)活动连接;所述废气箱(1‑4)的上端设置有废气箱体(1‑4‑1)、挡板(1‑4‑2)、滤网箱(1‑4‑3)、滤网箱清洁装置(1‑4‑4),废气箱体(1‑4‑1)与挡板(1‑4‑2)固定连接,滤网箱(1‑4‑3)与废气箱体(1‑4‑1)固定连接,滤网箱清洁装置(1‑4‑4)与废气箱体(1‑4‑1)相连接;所述滤网箱清洁装置(1‑4‑4)的上端设置有拉动杆一(1‑4‑4‑1)、拉动杆固定装置(1‑4‑4‑2)、拉力弹簧(1‑4‑4‑3)、拉动杆卡块(1‑4‑4‑4)、碰撞块(1‑4‑4‑5),拉动杆一(1‑4‑4‑1)与拉动杆固定装置(1‑4‑4‑2)相连接,拉力弹簧(1‑4‑4‑3)的两端分别与拉动杆卡块(1‑4‑4‑4)及废气箱体(1‑4‑1)相连接,拉动杆卡块(1‑4‑4‑4)与拉动杆一(1‑4‑4‑1)固定连接,碰撞块(1‑4‑4‑5)与拉动杆一(1‑4‑4‑1)固定连接;所述拉动杆固定装置(1‑4‑4‑2)的上端设置有拉动杆二(1‑4‑4‑2‑1)、拉动杆固定板(1‑4‑4‑2‑2)、固定板光孔(1‑4‑4‑2‑3)、拉动杆固定架(1‑4‑4‑2‑4)、推力弹簧(1‑4‑4‑2‑5)、卡块限位块(1‑4‑4‑2‑6)、拉动杆卡块(1‑4‑4‑2‑7),固定板光孔(1‑4‑4‑2‑3)设置在拉动杆固定板(1‑4‑4‑2‑2)上,拉动杆二(1‑4‑4‑2‑1)通过固定板光孔(1‑4‑4‑2‑3)与拉动杆固定板(1‑4‑4‑2‑2)相接触,拉动杆二(1‑4‑4‑2‑1)与卡块限位块(1‑4‑4‑2‑6)固定连接,拉动杆二(1‑4‑4‑2‑1)与拉动杆卡块(1‑4‑4‑2‑7)固定连接,拉动杆固定架(1‑4‑4‑2‑4)与拉动杆固定板(1‑4‑4‑2‑2)固定连接,推力弹簧(1‑4‑4‑2‑5)的两端分别与拉动杆固定架(1‑4‑4‑2‑4)及拉动杆固定板(1‑4‑4‑2‑2)相连接;所述加水装置(2)的上端设置有水箱(2‑1)、阶梯槽一(2‑2)、加水机构固定块(2‑3)、加水机构(2‑4)、排水机构(2‑5),阶梯槽一(2‑2)设置在水箱(2‑1)上,加水机构固定块(2‑3)通过阶梯槽一(2‑2)与水箱(2‑1)活动连接,加水机构(2‑4)与水箱(2‑1)相连接,排水机构(2‑5)与水箱(2‑1)相连接;所述加水机构(2‑4)的上端设置有加水挡塞带动架(2‑4‑1)、加水挡塞连接杆(2‑4‑2)、加水挡塞(2‑4‑3)、弹簧一(2‑4‑4)、加水口(2‑4‑5),加水挡塞带动架(2‑4‑1)与加水挡塞连接杆(2‑4‑2)固定连接,加水挡塞连接杆(2‑4‑2)与加水挡塞(2‑4‑3)固定连接,弹簧一(2‑4‑4)的两端分别与加水挡塞带动架(2‑4‑1)及加水口(2‑4‑5)相连接,加水挡塞(2‑4‑3)与加水口(2‑4‑5)相接触;所述排水机构(2‑5)的上端设置有排水固定架(2‑5‑1)、固定销固定板(2‑5‑2)、固定销(2‑5‑3)、压动杆(2‑5‑4)、压动杆带动块(2‑5‑5)、弹簧二(2‑5‑6)、排水挡塞(2‑5‑7),排水固定架(2‑5‑1)与固定销固定板(2‑5‑2)固定连接,固定销固定板(2‑5‑2)与固定销(2‑5‑3)相连接,固定销(2‑5‑3)与压动杆(2‑5‑4)相连接,压动杆(2‑5‑4)与压动杆带动块(2‑5‑5)固定连接,弹簧二(2‑5‑6)的两端分别与压动杆带动块(2‑5‑5)及水箱(2‑1)相连接,压动杆带动块(2‑5‑5)与排水挡塞(2‑5‑7)固定连接;所述二级防碰撞装置(3)的上端设置有一级缓冲装置(3‑1)、二级缓冲装置(3‑2),一级缓冲装置(3‑1)与二级缓冲装置(3‑2)固定连接;所述的一级缓冲装置(3‑1)的上端设置有防碰撞板(3‑1‑1)、梯形槽一(3‑1‑2)、防碰撞装置连接杆(3‑1‑3)、弹簧推动板(3‑1‑4)、防碰撞弹簧一(3‑1‑5)、防碰撞弹簧二(3‑1‑6),梯形槽一(3‑1‑2)设置在防碰撞板(3‑1‑1)上,防碰撞装置连接杆(3‑1‑3)与弹簧推动板(3‑1‑4)固定连接,弹簧推动板(3‑1‑4)与防碰撞弹簧一(3‑1‑5)相连接,防碰撞弹簧一(3‑1‑5)另一端通过梯形槽一(3‑1‑2)与防碰撞板(3‑1‑1)相连接,防碰撞弹簧二(3‑1‑6)与防碰撞板(3‑1‑1)相连接;所述二级防碰撞装置(3‑2)的上端设置有防碰撞固定杆一(3‑2‑1)、防碰撞套筒(3‑2‑2)、防碰撞弹簧三(3‑2‑3)、梯形槽二(3‑2‑4)、防碰撞固定杆二(3‑2‑5),防碰撞固定杆(3‑2‑1)与防碰撞套筒(3‑2‑2)相连接,防碰撞固定杆(3‑2‑1)与防碰撞弹簧三(3‑2‑3)固定连接,梯形槽二(3‑2‑4)设置在防碰撞套筒(3‑2‑2)上,防碰撞弹簧三(3‑2‑3)另一端与防碰撞固定杆二(3‑2‑5)固定连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4)的上端设置有废气处理箱(4‑1)、观察窗(4‑2)、水轮(4‑3),废气处理箱(4‑1)与观察窗(4‑2)固定连接,废气处理箱(4‑1)与水轮(4‑3)活动连接;所述吸附处理装置(5)的上端设置有处理箱(5‑1)、滤网(5‑2)、活性炭(5‑3),处理箱(5‑1)与滤网(5‑2)固定连接,活性炭(5‑3)位于处理箱(5‑1)内;所述移动装置(6)的上端设置有减震调节固定套(6‑1)、减震调节固定板(6‑2)、调节螺纹孔(6‑3)、减震调节螺杆(6‑4)、减震调节杆(6‑5)、减震调节块(6‑6)、减震弹簧(6‑7)、减震调节套(6‑8)、阶梯槽三(6‑9)、O形槽(6‑10)、制动机构(6‑11)、轮子固定板(6‑12)、连接光孔(6‑13)、轮子固定杆(6‑14)、移动轮子(6‑15),减震调节固定套(6‑1)与减震调节固定板(6‑2)固定连接,调节螺纹孔(6‑3)设置在减震调节固定板(6‑2)上,减震调节螺杆(6‑4)通过调节螺纹孔(6‑3)与减震调节固定板(6‑2)相连接,减震调节螺杆(6‑4)与减震调节杆(6‑5)相接触,减震调节杆(6‑5)与减震调节块(6‑6)固定连接,减震调节块(6‑6)与减震弹簧(6‑7)相连接,阶梯槽三(6‑9)设置在减震调节套(6‑8)上,减震弹簧(6‑7)的另一端通过阶梯槽三(6‑9)与减震调节套(6‑8)相连接,O形槽(6‑10)设置在减震调节套(6‑8)上,制动机构(6‑11)通过O形槽(6‑10)与减震调节套(6‑8)相连接,连接光孔(6‑13)设置在轮子固定板(6‑12)上,制动机构(6‑11)通过连接光孔(6‑13)与轮子固定板(6‑12)相接触,减震调节套(6‑8)与轮子固定板(6‑12)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板(6‑12)与轮子固定杆(6‑14)固定连接,轮子固定杆(6‑14)与移动轮子(6‑15)活动连接,制动机构(6‑11)与移动轮子(6‑15)相连接;所述制动机构(6‑11)的上端设置有组合螺杆(6‑11‑1)、制动固定套(6‑11‑2)、阶梯槽四(6‑11‑3)、制动杆带动杆(6‑11‑4)、制动杆(6‑11‑5),组合螺杆(6‑11‑1)与制动固定套(6‑11‑2)活动连接,阶梯槽四(6‑11‑3)设置在制动固定套(6‑11‑2)上,制动杆带动杆(6‑11‑4)通过阶梯槽四(6‑11‑3)与制动固定套(6‑11‑2)滑动连接,制动杆带动杆(6‑11‑4)与制动杆(6‑11‑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7)的上端设置有升降固定板(7‑1)、高度限位块(7‑2)、阶梯槽五(7‑3)、导向套(7‑4)、导向杆(7‑5)、升降带动装置(7‑6),升降固定板(7‑1)与高度限位块(7‑2)固定连接,阶梯槽五(7‑3)设置在升降固定板(7‑1)上,导向套(7‑4)与升降固定板(7‑1)固定连接,导向套(7‑4)与导向杆(7‑5)滑动连接,升降带动装置(7‑6)与升降固定板(7‑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带动装置(7‑6)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轮固定架(7‑6‑1)、控制轮(7‑6‑2)、固定孔(7‑6‑3)、固定杆(7‑6‑4)、升降控制杆(7‑6‑5)、滑动块(7‑6‑6)、升降带动杆(7‑6‑7),控制轮固定架(7‑6‑1)与控制轮(7‑6‑2)活动连接,固定孔(7‑6‑3)设置在控制轮(7‑6‑2)上,固定杆(7‑6‑4)通过固定孔(7‑6‑3)与控制轮(7‑6‑2)相连接,升降控制杆(7‑6‑5)与控制轮(7‑6‑2)活动连接,升降控制杆(7‑6‑5)与滑动块(7‑6‑6)活动连接,滑动块(7‑6‑6)通过阶梯槽五(7‑3)与升降固定板(7‑1)相连接,滑动块(7‑6‑6)与升降带动杆(7‑6‑7)活动连接;所述推动装置(8)的上端设置有推动装置固定板(8‑1)、槽(8‑2)、长螺纹孔(8‑3)、长螺杆(8‑4)、滑动轮(8‑5)、推动杆(8‑6)、推动把手(8‑7),槽(8‑2)设置在推动装置固定板(8‑1)上,长螺纹孔(8‑3)设置在推动装置固定板(8‑1)上,长螺杆(8‑4)通过长螺纹孔(8‑3)与推动装置固定板(8‑1)相连接,长螺杆(8‑4)与滑动轮(8‑5)相连接,滑动轮(8‑5)与推动杆(8‑6)相连接,推动杆(8‑6)与推动把手(8‑7)固定连接;所述吸附处理装置(5)与废气处理装置(4)相连接,升降装置(7)与废气处理装置(4)相连接,加水装置(2)与废气处理装置(4)相连接,移动装置(6)与升降装置(7)相连接,推动装置(8)与升降装置(7)相连接,加水装置(2)与二级防碰撞装置(3)相连接,吸附处理装置(5)与推动装置(8)相连接,所述废气收集装置(1)与水管(9)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世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世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2270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多功能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