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6608.0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2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杰 |
主分类号: | F23G5/02 | 分类号: | F23G5/02;F23G5/44;F23J15/02;B09B3/00;B30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无害化处理装置,且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分类箱,所述垃圾分类箱的正面开设有投料口,所述垃圾分类箱的内部开设有分料室,所述垃圾分类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断板,所述分料室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分布的电机。该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垃圾分类项对垃圾进行分类操作,通过不同类别的垃圾投入到相对应的投料口内,通过不同的传输设备,把不同类别的垃圾运送到相对应的地方,进行垃圾处理操作,提高了垃圾分类处理的效率,防止不同类的垃圾一起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从而防止资源的浪费。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箱 无害化处理装置 垃圾分类 垃圾 垃圾处理技术 垃圾分类处理 可回收垃圾 无害化处理 传输设备 对称分布 垃圾运送 分料室 隔断板 室内壁 投料口 箱内壁 分料 投料 垃圾处理 电机 回收 分类 | ||
【主权项】:
1.一种垃圾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且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垃圾分类箱(1),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正面开设有投料口(6),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内部开设有分料室(17),所述垃圾分类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隔断板(18),所述分料室(17)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分布的电机(20),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右侧设有第二垃圾传输设备(4),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左侧设有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两侧均开设有送料开口(19),所述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的一端和第二垃圾传输设备(4)的一端均通过送料开口(19)延伸至分料室(17)的内部,所述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和第二垃圾传输设备(4)的内部均安装有传送辊(21),所述电机(20)的输出端和传送辊(2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盘,且电机(20)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盘与传送辊(21)传动连接,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左侧设有垃圾压缩室(2),所述垃圾分类箱(1)的右侧设有垃圾处理机(8),所述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的另一端贯穿垃圾压缩室(2)并延伸至垃圾压缩室(2)的左侧,所述垃圾压缩室(2)的内部开设有压料室(23),所述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液压机(24),所述液压机(24)的底端贯穿垃圾压缩室(2)并延伸至压料室(23)的内部,所述液压机(24)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液压杆(25),所述压料板(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料板(26),所述压料板(26)位于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的正上方,所述压料板(26)的内部套接有设备架(27),所述设备架(27)的两端均贯穿压料板(26)并延伸至压料板(26)的上方与下方,且设备架(27)的两端分别与压料室(23)内腔的顶部与压料室(2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垃圾传输设备(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脚架(22),所述第一支撑脚架(22)的底端与压料室(23)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垃圾传输设备(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脚架(5),所述垃圾处理机(8)的顶部开设有入料口(28),所述垃圾处理机(8)的底部安装有出料口(10),所述垃圾处理机(8)的底部设有收料箱(9),所述收料箱(9)位于出料口(10)的正下方,且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11),所述焚烧炉(1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炉门(13),所述焚烧炉(11)的顶部安装有出烟管(14),所述出烟管(14)的顶部固定连通有排烟管道(16),所述排烟管道(16)的另一端连接有氧化吸收塔(12),所述氧化吸收塔(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烟口(15),所述氧化吸收塔(12)通过进烟口(15)与排烟管道(16)相连通,所述氧化吸收塔(12)的右侧设有碱式吸收塔(32),所述氧化吸收塔(12)的右端固定连通有转换管道(33),所述氧化吸收塔(12)通过转换管道(33)与碱式吸收塔(32)的顶部固定连通,所述碱式吸收塔(3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出气口(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杰,未经张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1660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