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创视网膜下操作镊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7872.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容维宁;史翔宇;徐伟刚;盛迅伦;毕小军;马润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容维宁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刘岩 |
地址: | 750004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眼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创视网膜下操作镊。本发明的微创视网膜下操作镊包括手持组件、夹持组件,在使用时先将手持组件前端的固定套筒的L型凹槽对准夹持组件的卡台,将固定套筒卡入夹持组件的连接套筒中。手术时,操作伞骨使活动套筒带动推动支座向前运动,从而带动活动针管向前运动,使夹持杆的叉齿完成闭合动作。叉齿的闭合通过伞骨的闭合控制。而伞骨闭合的力度容易被掌握,因此镊子的操作难度大大降低。人的眼睛是球状结构,微创视网膜下操作镊的叉齿带有一定的弧度,可以极大的提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对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视网膜 微创 夹持组件 叉齿 伞骨 闭合 固定套筒 手持组件 向前运动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眼科手术器械 镊子 闭合动作 闭合控制 活动套筒 连接套筒 球状结构 术后视力 夹持杆 医源性 卡入 针管 对准 损伤 恢复 | ||
【主权项】:
1.一种微创视网膜下操作镊,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组件、夹持组件,所述手持组件与夹持组件套设连接,所述手持组件包括操作手柄、活动套筒、若干伞骨、固定套筒,所述操作手柄的后端为纺锤状,操作手柄的前端为柱状,活动套筒与操作手柄的前端套设连接,活动套筒的中端与伞骨的一端铰接,伞骨呈放射状分布在活动套筒上,伞骨的中端与固定套筒的后端搭接,固定套筒的前端与活动套筒的前端套设连接,固定套筒的前端还设有L型凹槽,L型凹槽的前端延伸至固定套筒的前端的端面上,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连接套筒、推动支座、活动针管、弹簧件、夹持杆,所述连接套筒的后端的侧壁上设有卡台,以与固定套筒的L型凹槽套设连接,推动支座位于连接套筒中,推动支座为管状,推动支座的前端与活动针管固定连接,弹簧件位于推动支座和连接套筒的前端之间,夹持杆与推动支座和活动针管套设连接,且夹持杆的后端穿过推动支座的侧壁与连接套筒固定连接,夹持杆的前端设有两个带有相同弧度的叉齿,且两个叉齿向同一侧弯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容维宁,未经容维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20787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