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5022.4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杰;汪炎;陈岗;张铭;王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2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彭超 |
地址: | 230024 安徽省合肥市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为一种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还原池、中和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活性炭过滤器和清水池,且每条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阀门。还原池、中和池、混凝沉淀池和清水池均设有投药箱;沉淀池的底部接通污泥外排管路,分离出的污泥经污泥外排管路排出;混凝沉淀池内分别设有混合桨叶式搅拌机、絮凝框式搅拌机和斜板式沉淀板,对混凝沉淀池中的废水进行混合、絮凝以及沉淀;沉淀物被刮泥机或泥斗铲起,并通过排泥泵定期排出混凝沉淀池;接触氧化池内设有曝气系统。处理后的综合废水各项指标可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限值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沉淀池 综合废水 污泥 接触氧化池 外排管路 沉淀池 还原池 清水池 中和池 排出 絮凝 活性炭过滤器 搅拌机 框式搅拌机 水解酸化池 处理系统 混合桨叶 连接管道 曝气系统 依次连接 再生利用 沉淀板 调节池 刮泥机 排泥泵 投药箱 斜板式 杂用水 阀门 泥斗 城市污水 沉淀 接通 废水 水质 | ||
【主权项】:
1.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方法,本方法是基于危废处置中心综合废水的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调节池、还原池、中和池、沉淀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池、活性炭过滤器和清水池,且每条连接管道上均设有阀门;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综合废水进入调节池中搅拌,搅拌强度≥8W/m3、停留时间为24h,将综合废水均质均量化;(2)调节池出水提升至还原池,加强酸使得还原池中的废水的pH值≤3;向还原池内加入还原剂亚硫酸盐,其中亚硫酸根和Cr6+的质量比为3~4.5;将废水中Cr6+还原为Cr3+;(3)还原池出水进入中和池,向中和池中加入浓度为30%~50%的强碱溶液,停留时间为1h;调节中和池中废水的pH值为8~10;(4)中和池出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分离,所述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1.0m3/m2h;(5)沉淀池中分离出的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12h,所述水解酸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废水经水解酸化提高可生化性;(6)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接触氧化池,所述接触氧化池内设置半软性组合填料,停留时间≥12h;除去废水中75~85%的有机物和氨氮;(7)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混凝沉淀池中加入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混凝沉淀池表面负荷2.0m3/m2h,进行混凝沉淀去除悬浮物和总磷量,并将沉淀污泥分离;(8)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虑速为8m/h,除去剩余的有机物;(9)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出水进入清水池,清水池内加入含氯消毒剂消毒或紫外消毒,停留时间≥2h;得到消毒后的废水中总大肠杆菌≤3个/L,废水提升后回用;经过步骤(1)~(5)物化处理,综合废水中重金属含量减少80%以上;经步骤(6)~(7)生化处理,综合废水中有机物和氨氮含量减少80%以上,综合废水的可生化行提高;经步骤(8)~(9)的进一步深化处理,过滤消毒,得到消毒后废水中总的大肠杆菌≤3个/L;工作时,连接阀门均打开,在每个处理步骤中的停留时间为每个步骤中进入池中综合废水的流量和池子体积的比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7502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