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片高速撞击作用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5002.7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2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赵继广;赵蓓蕾;崔村燕;杜小平;段永胜;王岩;辛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1416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涉及碎片高速撞击作用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的计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该方法判断碎片高速撞击能否引发卫星贮箱爆炸。所提出的一种碎片高速撞击作用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的计算方法,首先,构建贮箱内冲击波压力和压力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其次,确定推进剂液态肼的功率密度阈值,建立适用于卫星贮箱的临界起爆模型;最后,验证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的有效性。本发明的优点是无需开展碎片高速撞击试验,就可以定量判断碎片撞击是否引发卫星贮箱爆炸,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 ||
搜索关键词: | 卫星贮箱 起爆 高速撞击 爆炸 冲击波压力 定量判断 计算公式 动力学 推进剂 构建 验证 试验 | ||
【主权项】:
1.一种碎片高速撞击作用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的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贮箱内冲击波压力和压力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步骤二、确定推进剂液态肼的功率密度阈值,建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步骤三、验证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的有效性。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构建贮箱内冲击波压力和压力持续时间的计算公式。由Walker‑Wasley判据
可知,碎片撞击是否引发卫星贮箱爆炸取决于撞击冲击波压力P、压力脉冲持续时间τ以及推进剂的功率密度阈值
其中,
需要通过实验确定。1、冲击波压力碎片撞击卫星贮箱后,推进剂中的冲击波压力为:
式中,ρl表示推进剂密度;Cl表示推进剂声速;Sl表示推进剂的冲击波雨贡纽参数。要得到冲击波的压力P,还需要求解推进剂中碎片的速度up(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了速度up(t)的计算公式:
式中,ρp表示碎片的密度;Vp表示碎片的体积;Ap表示垂直于速度方向上碎片的最大横截面积;Cx表示阻力系数,是一个无量纲量。阻力系数Cx等于碎片受到的阻力与动压、横截面积的比值。由于碎片形状、撞击角度和撞击位置等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贮箱内还会涉及湍流、涡流、边界层分离等一系列复杂物理现象,从理论上求解阻力系数Cx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数值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数值仿真不受碎片形状和撞击方式的限制,弥补了理论研究的不足。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碎片高速撞击卫星贮箱开展数值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获得碎片速度衰减曲线,拟合出速度衰减函数up(t),即可求出冲击波压力P。2、压力持续时间碎片撞击进入贮箱后产生冲击波,与此同时还会在自由液面上形成稀疏波,任意一点的压力持续时间等于稀疏波和冲击波作用时间的差。
式中,d为自由液面距碎片撞击线的高度;h为任意一点距碎片撞击线的高度;l为任意一点距撞击点的水平距离。步骤二、确定推进剂液态肼的功率密度阈值,建立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目前,液态肼是卫星推进系统使用最广泛的单组元推进剂。根据美国NASA白沙试验靶场(WSTF)和美国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开展的射弹超高速撞击液态肼试验,确定液态肼临界起爆的功率密度阈值,从而构建卫星贮箱的临界起爆模型。步骤三、验证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对WSTF#TITANK试验进行数值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弹丸射入贮箱后速度衰减曲线,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弹丸速度衰减函数up(t)。然后,分别计算出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中冲击波压力和压力持续时间。利用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判断WSTF#TITANK试验中碎片撞击是否引发贮箱爆炸。卫星贮箱临界起爆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750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