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Co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61491.0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陈妍洁;王佳妮;衣欢;高利红;韩晴;郑祥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0;G01N27/327;G01N33/577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纳米Co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co base sub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纳米Co3O4模拟酶催化作用的信号双放大的玉米赤霉烯酮阻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玻碳电极依次用50纳米和30纳米的氧化铝粉末在湿润的麂皮上进行机械打磨抛光,然后用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进行多次冲洗,直至电极表面干净光亮;(2)移取5 μL浓度为 3mg/L的透明质酸功能化的TiO2介晶溶液(TiO2@Hya)滴加至洁净的玻碳电极的表面,放至在红外灯箱内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由此制备出TiO2@Hya修饰的玻碳电极;(3)滴加体积比为2:1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钠盐 (NHS)的混合溶液于步骤(2)中制得的电极表面活化羧基30min,然后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冲洗,在室温下晾干备用;(4)滴加5 μL浓度为50 μg/mL的玉米赤霉烯酮的单克隆抗体(Ab1)溶液至步骤(3)所得的电极表面,并在室温条件下孵育50min,用二次蒸馏水冲洗除去多余的物理吸附,室温下晾干,制得Ab1/ TiO2@Hya修饰的玻碳电极;(5)滴加5μL浓度为 1.0 wt.%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于步骤(4)制得的电极表面,并在室温条件下孵育30min,以此来封闭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活性位点,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冲洗洗去表面物理吸附,晾干备用;(6)取不同浓度的玉米赤霉烯酮(ZEA)标准溶液滴加至步骤(5)制得的电极表面,并在室温条件下孵育40min,孵育完成后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冲洗除去电极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制得ZEA/Ab1/ TiO2@Hya修饰的玻碳电极,在室温下晾干备用;(7)移取所制备好的Co3O4和玉米赤霉烯酮抗体(Ab2)复合溶液(Co3O4@Ab2)5μL滴至实验步骤(6)制备好的电极表面,用二次蒸馏水冲洗表面的物理吸附,晾干,得到Co3O4@Ab2/ZEA/Ab1/ TiO2@Hya修饰的玻碳电极;(8)将步骤(7)中的修饰电极浸没在含有10mg/mL 4‑氯‑1‑萘酚的水溶液和10wt%H2O2的溶液中,在电极表面生成生物沉积,25min后取出晾干,于三电极系统中测量其阻抗大小的变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6149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