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耦合促进全氟化合物分解净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1218.3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柳丽芬;石朋;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C02F1/30;C02F1/461;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耦合促进全氟化合物分解净化的方法,属于全氟化合物处理与节能资源化技术领域。制备了碳纳米片/g‑C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耦合 促进 氟化 分解 净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光电耦合促进全氟化合物分解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制备碳纳米片/g‑C3N4/BiWO6复合物:根据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备GO,待用;将过期面粉和KOH在80℃温度条件下添加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混合10分钟,控制过期面粉和KOH的质量比为1:1~2,过期面粉在混合体系中的浓度为10~15mg/ml;再添加GO,并在相同温度下继续搅拌1.5~3小时,控制KOH与GO的质量比为65~70:1,待混合溶液冷却至20~30℃,加入尿素,控制KOH与尿素的质量比为1~3:1,继续搅拌0.5~2小时;通过冷冻干燥获得混合物;将冷冻干燥的混合物在550~700℃下活化3~5小时;将得到的产物用稀盐酸处理,用去离子水中和,然后冷冻干燥过夜,得到碳纳米片;将三聚氰胺在真空管式炉中以500~600℃加热3~5小时,加热后的产物在480~550℃温度条件下加热1.5~3小时,得到g‑C3N4;(2)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a2WO4·2H2O和Bi(NO3)·5H2O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a2WO4·2H2O和Bi(NO3)·5H2O三者的质量比为1:6~7:19~2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0.6~0.7mg/ml,搅拌均匀后,加入制备好的碳纳米片和g‑C3N4,继续搅0.5~1小时后,于100~130℃温度条件下反应20~26h,冷却,得到混合物;经洗涤,离心,烘干,研磨,即为碳纳米片/g‑C3N4/BiWO6;其中,g‑C3N4与BiWO6的质量比为1:3~5,碳纳米片与g‑C3N4/BiWO6的质量比为1:180~220;(3)光电催化电极的制备:首先将不锈钢网切成合适的尺寸,用去离子水洗涤与无水乙醇超声洗涤后在鼓风炉中干燥后待用;将碳纳米片与g‑C3N4/BiWO6的总质量与硅溶胶按照质量体积比g/mL为1:1完全混合,然后将混合物均匀地刷在不锈钢网上,即为碳纳米片/g‑C3N4/BiWO6电极;(4)光电催化处理系统构建:以碳纳米片/g‑C3N4/BiWO6电极作为阴极,铁棒作为阳极,用导线连接形成电路,置于长管状单室反应器中;光源垂直照射在碳纳米片/g‑C3N4/BiWO6电极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13121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