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82234.8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5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赖均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亿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B01D53/86;B01D53/52;B01D5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该化粪池除臭设备包括集气罩、除臭装置。本发明提供的化粪池除臭设备的工作效率高,除臭效果好,化粪池内散发出来的含有硫化氢、氨、甲硫醇、甲硫醚等成分的臭气经进气管进入集气罩,进而通过壳体上的通孔进入除臭装置内,并经多孔导流板分流后继续上升,除臭装置内的除臭液通过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管输送至喷淋头,经喷淋头喷出后,除臭液流经倾斜导流板形成水幕,上升过程中会与上升中的臭气发生撞击,对臭气进行初步净化;经除臭液除臭后的气体继续上升,依次通过光催化降解滤床和物理吸附滤床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处理,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化粪池 除臭设备 除臭装置 除臭液 臭气 集气罩 喷淋头 除臭 滤床 硫化氢 多孔导流板 工作效率高 光催化降解 倾斜导流板 初步净化 净化处理 气体净化 上升过程 物理吸附 循环水泵 循环水管 甲硫醇 甲硫醚 进气管 壳体 喷出 水幕 通孔 分流 散发 | ||
【主权项】:
1.一种化粪池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罩、除臭装置,所述集气罩的内部中空,且底部设有与化粪池连通的进气管,所述集气罩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除臭装置包括壳体、隔板、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及第二除臭净化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下端容置于所述集气罩内,所述壳体容置于所述集气罩内的两侧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通气孔且呈朝内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上端穿过所述安装孔且露置于所述集气罩的上方,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固定安装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的上端连接有风管;所述隔板的数量为2个,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通气孔上方的内壁面上,所述隔板的下端呈朝内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隔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留有进气通道;所述第一除臭净化机构包括除臭槽、循环泵、循环管道、喷淋头、两个多孔导流板及两个倾斜导流板,两个多孔导流板均呈竖直设置,其中一个多孔导流板的中部与一个隔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另一个多孔导流板的中部与另一个隔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端呈朝内向上倾斜设置,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端边缘均设有凹槽,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下表面分别与两个多孔导流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除臭槽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所述除臭槽内盛放有除臭液,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除臭槽的内底面上,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头通过循环水管连通,所述喷淋头卡接在所述两个倾斜导流板的凹槽之间,所述喷淋头的出水端露置于所述两个倾斜导流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除臭净化机构包括光催化降解滤床、紫外灯、物理吸附滤床,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紫外灯、物理吸附滤床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所述喷淋头与所述排风机之间,所述光催化降解滤床和所述物理吸附滤床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紫外灯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亿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亿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822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粪污制备沼气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燃气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