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系统辨识的干扰机收发隔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73875.7 | 申请日: | 2019-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波;黄中瑞;张剑云;周青松;王伟;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525 | 分类号: | H04B1/525;G01S7/3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宋仔娟 |
地址: | 23003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干扰机收发隔离方法,干扰发射机发射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冲激系统,在侦察接收机端接收空间的耦合干扰回波,并将其作为输出,干扰发射信号作为输入对空间信道进行估计;引入了稀疏正则最小二乘模型,在考虑数据匹配精度的同时,能够兼顾空间信号的稀疏特性。本发明利用得到的空间信道系数构建FIR辨识系统,然后在侦察接收机中将实际耦合回波干扰和FIR系统输出送入所构建的对消器中,从而达到收发隔离的目的,保证了侦察接收信号的准确性。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信道 系统辨识 侦察 隔离 最小二乘模型 发射机 接收机 辨识系统 调频信号 发射信号 接收机端 接收空间 空间信号 宽带线性 收发隔离 数据匹配 稀疏特性 系数构建 系统输出 耦合干扰 耦合回波 对消器 构建 回波 稀疏 送入 输出 发射 引入 保证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系统辨识的干扰机收发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干扰机发射系统采用宽带线性调频信号向空间发射探测信号,在预先设置的侦收端对包含空间信道信息的耦合信号进行接收,对回波数据分别进行采样;(2)按照下述跟踪流程对空间信道进行估计:首先,采用干扰机发射宽带现行调频信号对空间信道进行辨识,考虑到在一个场景中的主要信道数个数是有限的,在利用接收数据对信道辨识时,建立基于混合l0范数的稀疏正则最小二乘模型,minimize||Gh‑r||2+γ||h||0,其中||Gh‑r||2代表数据的拟合误差,||h||0代表信道稀疏度的衡量,γ>0是加权因子,实现对数据的拟合质量和信道系数向量稀疏度的平衡与折中,从而兼顾两者的性能;考虑到此问题的非凸性,利用凸优化理论对其进行凸松弛,混合l1范数的稀疏正则最小二乘模型minimize||Gh‑r||2+γ||h||1,得证该模型是一个二阶锥规划问题,能够采用凸优化理论进行有效求解,具体为:调用包含内殿算法的CVX工具箱对松弛后的优化问题进行求解;(3)根据求得信道模型重构接收数据,并根据其和原始数据的拟合误差,调整松弛后优化模型中拟合误差和信道稀疏度之间的权重因子,直至其满足收敛条件,在有效拟合接收数据的基础上以确保信道模型的稀疏性;(4)利用得到的空间信道系数构建FIR辨识系统,完成对空间信道的精确模拟,在相同输入的时候保证输出信号的准确性;(5)最后,将侦察接收机的耦合干扰和FIR辨识系统的输出同时送入对消器中,完成侦察机中目标回波信号和耦合干扰的分离,以保证目标回波信号的有效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7387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