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作业区域下的矿岩量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67311.2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8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姜东君;刘鹏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6;G06Q50/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霍光旭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作业区域下的矿岩量计算方法,本发明通过建立地质实体模型,并利用其中的块体模型及DTM模型相互融合匹配来实现各个推进的复杂作业区域的验收计算;还可利用地质模块直接分析出低品位矿是否可以利用,也可以直观的显示出各个区域的矿石性质,通过验收计算流程就可以算出低品位矿回收量;本发明实现了复杂作业区域下的矿岩量的准确计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计算的准确程度,实现了边界矿石的有效利用,降低其损失贫化。 | ||
搜索关键词: | 复杂作业 矿岩 低品位矿 地质实体模型 工作效率 矿石性质 损失贫化 直接分析 回收量 验收 块体 矿石 匹配 直观 地质 融合 | ||
【主权项】:
1.一种复杂作业区域下的矿岩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地质实体模型:收集矿区勘探资料、钻孔数据以及钻孔采样化验数据,建立地质数据库,利用矿业软件建立DTM模型和块体模型;2)根据钻孔数据,建立了相关基础钻孔图,标定在相应矿体性质变化的接合处,并根据钻孔可达深度是否见矿绘制二维图形,以此类推可知不同部位区域的块体体积、品位以及周边围岩情况;3)各复杂作业区域验收计算:根据化验数据随时更新块体的特征值,随之调整实际发生的矿体界线,并与原矿体界线相比较,利用基于DTM模型来进行前后对比,中间的差值即为本区域的生产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6731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