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037191.1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7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宁军;袁红军;朱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曾亚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涉及生态处理技术领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和生态网膜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生物毡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平行分布,三组生态网膜的一端分别与河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生物毡连接,三组生态网膜将生态处理区从支流入口末端位置开始依次划分成三个连通的级别处理区,该系统将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转化为可被水生动植物吸收利用的物质,通过对水生动植物的提取,带来水产业,实现产业化;该系统整体思路是生态资源循环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一个体现,提高了处理效率高,节约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网膜 入口末端 支流 河岸 生态处理系统 生态处理区 水生动植物 生态 河湖 生态处理技术 营养物质转化 有机污染物 处理效率 平行分布 生态资源 系统整体 循环利用 产业化 处理区 圈围 连通 平行 水体 湖泊 节约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河湖支流入口末端生态处理系统,沿着河岸设置在湖泊支流入口(1)末端的位置,由生物毡(5)和生态网膜(6)圈围而成的生态处理区,其特征在于,生物毡(5)与河岸平行,生态网膜(6)设有三组,且三组生态网膜(6)平行分布,三组生态网膜(6)的一端分别与河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生物毡(5)连接,三组生态网膜(6)将生态处理区从支流入口末端位置开始依次划分成三个连通的级别处理区,且分别为:一级处理区(2):一级处理区(2)为营养消耗区,营养消耗区中投放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用于消耗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二级处理区(3):二级处理区(3)为水质稳定区,设置漂浮式生态湿地(7),用于降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并在水底投放底栖动物;三级处理区(4):三级处理区(4)为水生态净化区,设置生态浮床(8),进一步消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并在水底投放鱼类和底栖动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水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371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