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漠化区域种植刺槐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009701.4 申请日: 2019-01-05
公开(公告)号: CN109479663A 公开(公告)日: 2019-03-19
发明(设计)人: 侯金波;张明龙;肖蓉;陈培培;石冠旗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60 分类号: A01G22/60;A01C21/00;A01C1/00;C05G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33600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石漠化区域种植刺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育苗准备,在种植地附近搭建临时育苗棚,采用刺槐种子进行营养杯培育;步骤二,种子育苗;步骤三,挖定植穴,采用便携式挖穴机在地面按刺槐株行距挖掘定植穴,形成纵横排列的栽植点,设置排水系统;步骤四,定植,选择无病害、健壮、株高20‑‑50cm以上的幼苗,随同营养杯埋入定植穴;步骤五,水肥管理,在旱季浇灌2~3次水;一年施肥2~3次,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施肥量逐渐增大;步骤六,抽稀。本发明在石漠化区域利用大规格营养杯来种植刺槐,该方法刺槐成活率高,操作简单,且具有持续改良石漠化土壤功效。
搜索关键词: 石漠化 定植穴 营养杯 区域种植 临时育苗棚 刺槐种子 排水系统 区域利用 水肥管理 种子育苗 逐渐增大 纵横排列 施肥量 挖穴机 种植地 株行距 旱季 幼苗 次水 定植 埋入 成活率 病害 浇灌 施肥 栽植 育苗 改良 生长 土壤 挖掘 种植 培育
【主权项】:
1.一种石漠化区域种植刺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育苗准备,在种植地附近搭建临时育苗棚,采用刺槐种子进行营养杯育苗,所述营养杯是可降解的无纺布营养杯,截面直径20~30cm,高20~30cm,在营养杯内装满营养基质;步骤二,种子育苗(1)播种,每个营养杯播2‑5颗种子,深度距杯口2~3cm处,播种后覆土,轻轻镇压,填满育苗杯,浇透水;(2)湿润控制,白天温度控制在20~33℃,夜晚温度在15℃以上;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60%;(3)水肥管理,出苗80%时,喷施2~5g/L尿素,间隔10~15天一次;(4)病害防治,播种后每隔7~10天交替喷洒代森锰锌或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药剂,预防真菌性病害的发生;(5)炼苗,在移栽前7~10天,打开所有通风口,放风,逐步减少浇水量,在不萎蔫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浇水,持续5~7天;步骤三,挖定植穴,刺槐在定植初期采用高密度种植,株行距为1.5m×2.0m;利用便携式挖穴机在地面按刺槐株行距挖掘定植穴,形成纵横排列的栽植点;设置排水系统;步骤四,定植,一般在春季至夏初,选择无病害、健壮、株高25cm以上的幼苗,随同营养杯埋入定植穴;步骤五,水肥管理,种植第一年需浇水,保持小苗种植区基质湿度40%—60%;一年施肥2~3次,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施肥量逐渐增大;第一年,四月上旬施用三元复合肥(N:P:K=15:15:15)0.3~0.5Kg/株,穴施,及时浇水;五月上中旬施用尿素0.1~0.2 Kg/株,灌根;七月下旬三元复合肥(N:P:K=15:15:15)0.3~0.5Kg/株,穴施,及时浇水;步骤六,抽稀,在定植之后第2~3年,刺槐林荫蔽度过大,影响正常生长,此时隔行抽稀,调大刺槐株行距至3.0m×2.0m;若干年后,等刺槐林再次需要抽稀时,可再次隔行抽稀,调大刺槐株行距至3.0m×4.0m,足够满足大径木材培育之用;而抽移的刺槐苗木可以作为造林后期补植苗木之用,或者作为工程苗出售,增加收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泓森高科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9100097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