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遥控小车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8690.9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54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顾天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H17/39 | 分类号: | A63H17/39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遥控小车的控制系统,包括发射机模块、接收机模块、arduino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NB‑IoT通讯模块、云平台、终端,电源模块为发射机模块、接收机模块以及arduino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发射机模块通过无线与接收机模块进行通讯,接收机模块、NB‑IoT通讯模块以及电机驱动模块均与arduino控制模块相连,NB‑IoT通讯模块和云平台通过无线相连,终端和云平台通过无线相连;在近距离时,该小车通过发射机模块能实现对小车的方向和速度的控制;当远距离时,arduino控制模块上的信号传输到NB‑IoT模块上,通过NB‑IoT通讯模块传输到远处的云平台上,通过终端可以控制小车当前状态。该小车制造成本低,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运行可靠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发射机模块 接收机模块 控制模块 通讯模块 云平台 电机驱动模块 电源模块 控制系统 无线相连 无线遥控 终端 本实用新型 电路结构 工作电压 信号传输 制造成本 近距离 远距离 传输 通讯 | ||
【主权项】:
1.一种无线遥控小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模块、接收机模块、arduino控制模块、电机驱动模块、电源模块、NB‑IoT通讯模块、云平台、终端,所述电源模块为发射机模块、接收机模块以及arduino控制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发射机模块通过无线与接收机模块进行通讯,接收机模块、NB‑IoT通讯模块以及电机驱动模块均与arduino控制模块相连,所述NB‑IoT通讯模块和云平台通过无线相连,终端和云平台通过无线相连;所述发射机模块包括发射天线、PT2262芯片、LM358芯片、稳压管D2、电感L1、开关S1‑S4、滑动变阻器R5、电阻R1‑R4、电阻R6‑R12、电阻R14、电容C2‑C7、NPN三极管Q1‑Q2和晶振X1,PT2262芯片共有引脚1~引脚18,左上角为引脚1,右上角为引脚18,引脚9接地,引脚10连接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引脚11连接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引脚12连接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引脚13连接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引脚10同时与开关S1的一端相连,开关S1另一端与正5V电源相连,引脚11同时与开关S2的一端相连,开关S2另一端与5V电源相连,引脚12同时与开关S3的一端相连,开关S3另一端与正5V电源相连,引脚13同时与开关S4的一端相连,开关S4另一端与正5V电源相连;引脚14接地,引脚15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和引脚16相连;引脚18分别连接正5V电源和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引脚17为芯片信号输出引脚,分别连接电容C3和电阻R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电容C4另一端接地;电容C4不接地的一端同时连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LM358芯片的3脚和稳压管D2的负极,稳压管D2的正极接地,LM358芯片的2脚连接到滑动变阻器R5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5线圈的一端连接电阻R7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5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电阻R7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LM358芯片的1脚相连,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容C4不接地的一端相连,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连接电阻R12的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NPN三极管Q2的基极同时连接到电容C5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都接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连接晶振X1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接地,晶振X1的另一端同时连接电容C6的一端和电容C7的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连接到C6的另一端和天线,信号从发射天线输出;所述接收机模块包括接收天线、LM358运算放大器U1A、LM358运算放大器U3A、电容C8‑C12、电阻R15‑R19、滑动变阻器R20、电阻R21‑R22、整流二极管D1‑D4、稳压二极管D5、NPN三极管Q3、电压互感器T1、PT2272芯片,接收天线接收发射天线输出的信号,接收天线后分别接电容C8的一端和电压互感器T1的一次绕组的一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电压互感器T1的一次绕组的另一端也接地;电压互感器T1的二次绕组的一端同时接二极管D2正极和二极管D1负极;电压互感器T1的二次绕组的另一端同时接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2负极同时接二极管D4负极、电容C9一端、电阻R15一端和R16一端,电阻R16另一端同时接电容C10的一端和电阻R17的一端,电容C9另一端和电阻R15另一端同时接二极管D3正极;二极管D3正极同时接二极管D1正极、电容C11一端和稳压管D5正极;电容C11另一端同时接LM358运算放大器U1A的3脚和电阻R17另一端,LM358运算放大器U1A的1脚同时接C10另一端、LM358运算放大器U1A的2脚、电阻R18的一端和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阻R18的另一端同时接LM358 U3A的3脚和稳压管D5负极;NPN三极管Q3的基极接LM358运算放大器U3A的1脚,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19的一端,电阻R19的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R20线圈的一端,滑动变阻器R20的滑动端接LM358运算放大器U3A的2脚,滑动变阻器R20线圈的另一端接电阻R21的一端,电阻R2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5的正极;PT2272芯片共有引脚1~引脚18,左上角为引脚1,右上角为引脚18,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接PT2272芯片的引脚14,PT2272芯片的引脚9接地,PT2272芯片的18脚接正5V电源的同时接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2另一端接地,PT2272芯片的16脚接电阻R22的一端,电阻R22的另一端接PT2272芯片17脚,PT2272芯片的9脚‑12脚为输出引脚,接到arduino控制模块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1086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玩具车的开门结构
- 下一篇:玩具车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