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房屋墙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56517.9 | 申请日: | 2018-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2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严天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C2/34;E04C2/52;E04B2/00;E04B1/61;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房屋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层,墙体本体层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墙体本体层与减震层的两端部设置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相对的一侧为相互匹配的凹凸状结构,减震层内腔的前方和后方均等距离设置有承载杆,减震层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位于前后两侧承载杆的中部,弧形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底部与减震层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该建筑房屋墙体结构,能够有效将震动产生的一部分力排出,同时会产生与墙体本体层振动方向相反的惯性力作用在墙体上,使墙体本体层的振动反应衰减并受到控制,有效的避免墙体出现裂缝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避免人们经济上的损失。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减震层 建筑房屋 墙体结构 弧形板 内腔 承载杆 壳体 凹凸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 惯性力作用 距离设置 振动反应 振动方向 两端部 排出 衰减 裂缝 匹配 震动 | ||
【主权项】:
1.一种建筑房屋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本体层(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2),所述墙体本体层(1)与减震层(2)的两端部设置有连接块(3),两个所述连接块(3)相对的一侧为相互匹配的凹凸状结构,所述减震层(2)内腔的前方和后方均等距离设置有承载杆(4),所述减震层(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位于前后两侧承载杆(4)的中部,所述弧形板(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底部与减震层(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5)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杆(7),所述竖杆(7)位于壳体(6)的内部,所述竖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圆板(8),所述竖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9),所述减震弹簧(9)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圆板(8)的顶部和弧形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圆板(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杆(10),两个所述斜杆(10)的底部分别贯穿壳体(6)内腔的两侧,且延伸至壳体(6)的外部,所述竖杆(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短板(11),所述壳体(6)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柱体(12),所述柱体(12)的底部开设有凹槽,该凹槽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13),所述弧形板(5)底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底部与减震层(2)内腔的顶部之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所述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一支撑杆(15)和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轴与横板(14)的底部和减震层(2)内腔的顶部铰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20565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保温夹层的预制外墙板
- 下一篇:一种外保温预制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