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排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739220.6 | 申请日: | 2018-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6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蔡佳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 |
主分类号: | F04F10/00 | 分类号: | F04F10/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排液装置。吸液头置于待吸液凹槽的水中,吸液头经缩径阻尼管和软管后连接到虹吸排液阀的进口,软管上安装有排空阀,排空阀露出于待吸液凹槽的水面,虹吸排液阀具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经连接管连接到注水槽,连接管上安装有截止阀;虹吸排液阀包括由顶部盖板、阀壳和底部盖板构成外壳体与阀芯,阀壳为筒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排水阀所遇到的操作复杂、耗能高、噪音大、安全缺少保障的问题,采用先注水引发自动出水的方法,操作简单、无能耗、清洁环保、使用安全。 | ||
搜索关键词: | 排液阀 虹吸排液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软管 连接管 排空阀 吸液头 阀壳 吸液 底部盖板 顶部盖板 清洁环保 筒体结构 自动出水 截止阀 排水阀 外壳体 无能耗 注水槽 阻尼管 阀芯 耗能 水中 缩径 注水 出口 噪音 水面 进口 安全 | ||
【主权项】:
1.一种虹吸排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空阀(14)、软管(15)、截止阀(16)、连接管(35)、吸液头(20)和缩径阻尼管(21);吸液头(20)置于待吸液凹槽(33)的水中,吸液头(20)经缩径阻尼管(21)和软管(15)后连接到虹吸排液阀(32)的进口,软管(15)上安装有排空阀(14),排空阀(14)露出于待吸液凹槽(33)的水面,虹吸排液阀(32)具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经连接管(35)连接到注水槽(34),连接管(35)上安装有截止阀(16);所述的虹吸排液阀(32)包括由顶部盖板(3)、阀壳(31)和底部盖板(12)构成外壳体与阀芯(2),阀壳(31)为筒体结构,顶部盖板(3)封盖连接在阀壳(31)顶端开口,底部盖板(12)封盖连接在阀壳(31)底端开口,阀芯(2)安装于阀壳(31)中并且上下两端贯穿出顶部盖板(3)和底部盖板(12)的内孔,阀芯(2)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部外螺纹(29)和下部外螺纹(28),顶部盖板(3)和底部盖板(12)设有的内孔孔壁设有内螺纹,阀芯(2)上部和下部分别顶部盖板(3)和底部盖板(12)内孔之间螺纹连接;阀壳(31)内的阀芯(2)中部外壁开有沿阀芯(2)轴线上下间隔布置的三道凸缘,三道凸缘的周面均开有环形凹槽,从上到下分别形成顶部密封槽(22)、第二密封槽(23)、底部密封槽(24);顶部密封槽(22)、第二密封槽(23)、底部密封槽(24)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6)、第三密封圈(27),使得阀芯(2)的三道凸缘均经密封圈和阀壳(31)内壁密封连接;阀芯(2)上端伸出顶部盖板(3)后连接有手柄(1),阀芯(2)下端伸出底部盖板(12)后的端面开有吸液孔(19),阀壳(31)中部外侧壁开有分别沿阀芯(2)轴线上下布置的注水孔(17)和排液孔(18),吸液孔(19)经阀芯(2)内部流道连通到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之间的阀芯(2)外壁并和阀芯(2)和阀壳(31)之间的间隙空间连通;虹吸排液阀(32)的吸液孔(19)作为进口连接吸液头(20),注水孔(17)和排液孔(18)作为出口,注水孔(17)连接注水槽(3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未经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73922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旅客逃生快速引射充气系统引射器
- 下一篇:一种通过半导体制冷降温的液压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