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清洗介质阻挡放电管的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0481.0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93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鹏;李政;于越;张舒;王海峰;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8B9/027;B08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楼艮基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可自动清洗介质阻挡放电管的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部件属于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自动化清洗电极并清除残留废气的废气处理器制造领域,其特征在于,同轴套接有金属棒电极的空心绝缘介质套轴向外表面上螺旋缠绕着金属丝的介质阻挡放电管水平地等间距排列组成了的介质阻挡放电单元,采用了由各金属棒电极顶端互连,各金属丝起点互连而拼成的单介质阻挡放电用的并联电路来实现自动清洗电极清除废气;采用了把各金属棒电极的底端依次交替互连而成的双介质阻挡放电用的并联电路来实现废气处理,在单介质阻挡放电电源和双介质阻挡电源作用下,分阶段地依次在处理废气后,自动清洗电极并清除极间残留废气。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清洗 介质阻挡放电 金属棒电极 废气 阻挡放电 电极 互连 低温等离子体 废气处理部件 并联电路 单介质 金属丝 双介质 工业废气处理设备 介质阻挡放电单元 残留 等间距排列 废气处理器 自动化清洗 电源作用 废气处理 绝缘介质 螺旋缠绕 同轴套接 分阶段 底端 套轴 制造 电源 阻挡 | ||
【主权项】:
1.可自动清洗介质阻挡放电管的低温等离子体废气处理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单元、绝缘支撑模块和侧向固定板,其中:介质阻挡放电单元,是由多个介质阻挡放电管(1)在横向等间距排列而成的,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含有绝缘介质套(11)、金属棒电极(12)和金属丝(13),其中:金属棒电极(12),是同轴地套接在绝缘介质套(11)内的,金属丝(13)是从上到下螺旋般缠绕在绝缘介质套(11)的轴向外表面上的,绝缘支撑模块,包括:第一绝缘支撑模块(21)和第二绝缘支撑模块(22),其中:第一绝缘支撑模块(21),是在其垂直于各个介质阻挡放电管(1)轴向的外端面上,设有:金属棒电极顶端端轴导出孔,简称导出孔(211),下同,第一汇流条(2121)和第二汇流条(2122):导出孔(211),是在孔径、孔数、孔间距上与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的相同,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是在纵向贯穿于第一绝缘支撑模块(21)后,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的上部再向上穿过导出孔(211)并使金属棒电极(12)顶端的端轴和绝缘介质套(11)外圆柱面上金属丝(13)的起点伸出第一绝缘支撑模块(21)的外端面,第一汇流条(2121),底面固定连接在横向排列的各金属棒电极(12)的顶端端轴的上端面,第二汇流条(2122),纵向配置以便正面去连接各绝缘介质套(11)侧向的各金属丝(13)的起点,两条所述汇流条(2121,2122)各自穿过同一侧的一块侧向固定板(3)后再经过两个开关(E11,E12)外接到单介质阻挡放电电源(F1)的,组成了清洗状态下使用的介单质阻挡放电电路,两条所述汇流条(2121,2122)都是金属制的且各自嵌入在一个上端面开口的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凹槽中,第二绝缘支撑模块(22),在其垂直相交于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底端端轴的外端面上,设有:第一汇流槽(2231)、第二汇流槽(2232)、第三汇流条(2221)、第四汇流条(2222)以及金属棒电极底端端轴导出孔,简称导出孔(221),下同,导出孔(221)是在孔径、孔数和孔间距上与各介质阻挡放电管(1)的相同,在介质阻挡放电管(1)向下贯穿第二绝缘支撑模块(22)后,各金属电极底端端轴向下穿出导出孔(221),第一汇流槽(2231),沿横向开挖在第二绝缘支撑模块(22)外端面上部的梳齿形凹槽,梳柄指向的是第二绝缘支撑模块(22)的左侧面,齿尖向下,各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管(1)的底端端轴外侧面紧紧地贴在第一汇流槽(2231)齿尖处的槽的内侧面,各所述底端端轴显露在外,第三汇流条(2221),是一种按照第一汇流槽(2231)的平面形状、长度和宽度方向嵌入其中的长方形金属条,是在齿尖位置所述第三汇流条(2221)向上折弯,在对应的金属棒电极(12)底端端轴的半个内侧面处,与所述底端端轴用螺钉连接,第二汇流槽(2232),形状、长度、宽度是和第一汇流条(2121)相同的,但是在反方向及齿尖互相交叉地开挖在所述第一汇流槽(2231)下方,齿尖部分与所述第一汇流槽(2231)交替地与各所述金属棒电极(12)的底端端轴的顶部相连,第四汇流条(2222)是在第二汇流槽(2232)内的配置与连接方式类似于第三汇流条(2221)在第一汇流槽(2231)内的方式的,第三、第四两条汇流条(2221,2222)是分别嵌入在第一、第二两个所述汇流槽(2231,2232)中的,并且自梳齿柄部向同一侧的侧向固定板(3)分别延伸,在穿透所述侧向固定板(3)后再分别经过两个开关(E21,E22)后与双介质阻挡放电电源(F2)输出端相连,组成了工作状态下的双介质阻挡放电电路去净化废气,侧向固定板共左、右两块(31,32),是分别固定在两个绝缘支撑模块(21,22)左右侧面上的,且再向上延伸,向上延伸部分的顶端是连接着一块可拆装的密封用的第一盖板(41)的,向下延伸部分的底端也是连接着一块可拆装的密封用的第二盖板(42),两块所述第一盖板(41)、第二盖板(42)各自与对应的端轴的上端面的距离至少要不小于空气的击穿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戎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8048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油气分离的三级除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