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多层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43006.6 | 申请日: | 2018-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2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晓玲;黄秋红;杨梅;李浩;杨涵予;杨书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78;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多层微流控芯片,由第一层过滤装置、第二层吸收装置、第三层反应装置和密封垫四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整个芯片分三层结构,并用小钢针固定,经第一层过滤有防回流作用、第二层通过安装碳海绵吸收油污、有机物,第三层的反应装置,其中反应检测池和滤液收集池的深度都低于分液通道,密封垫防止滤液从缝隙漏出。本实用新型技术特点:芯片内部多级过滤系统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取,在第三层反应装置中设计了均分通道和防回流装置,实现了多分离多层次过滤、检测的一体化。整个装置代替了现有的体积大、设备复杂的特点,使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携带,适用于不同人群实时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金属离子 反应装置 第三层 本实用新型 微流控芯片 第一层 密封垫 多层 检测 过滤 芯片 多级过滤系统 反应检测池 防回流装置 滤液收集池 分液通道 过滤装置 技术特点 三层结构 实时检测 吸收装置 装置代替 有机物 防回流 可携带 碳海绵 小钢针 种检测 油污 漏出 废水 并用 一体化 人群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检测重金属离子的多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呈圆形或矩形,由三层形状和尺寸大小一致的、透明材质的基片贴合在一起,用固定针通过固定孔固定,并能够拆卸;所述第一层的基片,在圆形或矩形的基片一侧上面加工有进样口,进样通道的一端连接进样口;其另一端与出样口连通,出样口内加工有滤网卡槽,滤网卡槽安装有凹面型的过滤网;所述进样口的直径尺寸大于进样通道的宽度尺寸,进样口的底面水平面低于进样通道的底面水平面;所述第一层基片上加工的所有功能区构件,均在圆形或矩形的基片一侧,不超过第一层基片总上表面积的2/3;所述第二层的基片在对应第一层的基片的出样口的位置加工有二层进样口;二层进样口是上下贯通第二层基片的圆柱状通道;在二层进样口的上半部圆柱状侧壁上加工有一个圆筒卡槽,能够安装固定配合使用的固定圆筒,固定圆筒固定二层进样口中部位置的一个有机物吸收过滤网;二层进样口朝向第一层基片没有加工部件这一侧的中间方向上,在第二层基片底部加工有滤液通道,滤液通道通往滤液排出口;滤液排出口是一个开口向下圆柱形,与第三层基片的滤液收集池相通,位置对应在第一层基片没有加工部件这一侧的中心区;所述第三层的基片在对应第一层的基片没有加工部件这一侧的中心处,加工有一个圆形滤液收集池,滤液收集池与滤液排出口之间安装有一个过滤网;滤液收集池的圆周上均匀分布加工有4条向外呈花瓣状发散的分液通道;每条分液通道的各项尺寸参数一致,其端头都连通到一个反应检测池;反应检测池和滤液收集池的底部水平面都低于分液通道的底部水平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44300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水亚硝酸盐/硝酸盐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石切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