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轨道列车车厢电池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1242919.1 | 申请日: | 2018-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8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叶;岳永海;万慧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电池罩,顶板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在使用时,支撑柱位于顶板连接的一端架设在电池上,使电池与壳体之间的距离加大,增加了电池罩的内部空间,电池罩内的温度上升较慢,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顶板的中心向上拱起呈拱形,增加了电池的空间便于散热的同时,使雨水向顶板的两端流动,顶板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供雨水流通的凹槽,雨水在凹槽内积聚后从顶板的两侧流出,顶板上的雨水可以及时排走,避免了雨水进入电池罩内打湿电池,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罩 电池 雨水 列车车厢 使用寿命 智能轨道 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 距离加大 向上翻折 向上拱起 拱形 内表面 散热 打湿 壳体 积聚 架设 流出 流通 流动 | ||
【主权项】:
1.一种智能轨道列车车厢电池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顶板(2),所述顶板(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顶板(2)的内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所述顶板(2)的中心向上拱起呈拱形,所述顶板(2)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供雨水流通的凹槽(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常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124291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