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涡产生器型翅片的新型民用取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2881.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0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金万春;杨成;张昆;刘满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B1/185 | 分类号: | F24B1/185;F24B1/1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涡产生器型翅片的新型民用取暖炉,其中包括燃烧结构和换热腔。所述燃烧结构以炉膛耐火材料和出烟口为主,所述炉膛耐火材料下端设有灰漏和下灰抽屉,其外部包有耐火材料外包壳,换热腔主要由带有涡产生器的散热片、带有通风孔的换热腔隔板、炉膛底座、换热腔顶封板、取暖炉外壳、进风口和出风口等组成。所述换热腔被3个换热腔隔板分成4个小腔室,4个换热腔中分别布置有带涡产生器的环形散热片。换热腔底部由炉膛底座密封,顶部由换热腔顶封板进行密封,以避免出现扬尘。另外取暖炉底部设有取暖炉底座,上端设有炉面、炉盖和炉盖二圈,以便于密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腔 涡产生器 耐火材料 取暖炉 密封 隔板 炉膛 民用取暖炉 炉膛底座 燃烧结构 顶封板 翅片 炉盖 本实用新型 环形散热片 出风口 出烟口 灰抽屉 进风口 散热片 通风孔 外包壳 小腔室 上端 炉面 下端 扬尘 底座 外部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涡产生器型翅片的新型民用取暖炉,其特征包括燃烧结构和换热腔,所述燃烧结构以炉膛耐火材料(1)和出烟口(14)为主,所述炉膛耐火材料(1)下端设有灰漏(8)和下灰抽屉(9),外部包有耐火材料外包壳(2),换热腔主要由带有涡产生器(18)的散热片(10)、带有通风孔(11)的换热腔隔板(12)、炉膛底座(7)、换热腔顶封板(13)、取暖炉外壳(4)、进风口(5)和出风口(3)等组成,所述换热腔被3个换热腔隔板分成4个小腔室,分别为第一换热腔(Ⅰ)、第二换热腔(Ⅱ)、第三换热腔(Ⅲ)和第四换热腔(Ⅳ),其中第一换热腔(Ⅰ)右侧布置有进风口(5),第四换热腔(Ⅳ)右侧布置有出风口(3),且换热腔隔板(12)根据通风孔(11)的位置颠倒错位布置,每个换热腔中布置有带涡产生器(18)的散热片(10),换热腔底部布置有炉膛底座(7)进行密封和支撑,换热腔顶部布置有换热腔顶封板(13)进行密封,另外取暖炉底部设有取暖炉底座(6),上端设有炉面(15)、炉盖(16)和炉盖圈(17),炉膛底座(7)中间部分设有凹槽,便于嵌套焊接耐火材料外包壳(2),且耐火材料外包壳(2)设置为“L”型便于支撑炉膛耐火材料(1),其中炉膛底座凹槽部分较宽与耐火材料外包壳(2)底部,以便于支撑灰漏(8),散热片(10)采用带有三角形涡产生器(18)的环形翅片,炉膛底座(7)设置为“π”型用于支撑和保证良好密封,右侧设有通风孔(11)以便于空气流入到第一换热腔(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9288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集成炉灶
- 下一篇:一种民用取暖炉下灰抽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