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爆破飞石及爆破振动的协同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0509.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5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钟冬望;司剑峰;李琳娜;何理;周俊汝;熊祖钊;李雷斌;金沐;缪晨辉;张建军;涂圣武;卢哲;吕权;杜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5/00 | 分类号: | F42D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爆破飞石及爆破振动的协同防护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协同防护系统位于爆源与被保护物之间。协同防护系统的结构是:将防护竹排架垂直地置于减震沟(6)的底部中间处,防护竹排架的悬挂竹笆(1)的一侧靠近爆源,将竹棒(5)水平地绑扎于地表以下的防护竹排架上。竹棒(5)沿减震沟(6)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竹棒(5)的绑扎间距沿减震沟(6)长度方向高度方向相同。若防护竹排架在地面以上的高度≥10米时,在防护竹排架两侧设置钢丝缆绳斜拉索(3)。所述防护竹排架的结构是:用竹竿绑扎成沿长度方向和沿高度方向的间隔均为0.8~1.2m的主体框架(2),主体框架(2)的一侧悬挂一层竹笆(1)。本实用新型工序简便易实行、节省防护材料和防护效果良好。 | ||
搜索关键词: | 竹排 防护 防护系统 减震沟 协同 绑扎 竹棒 本实用新型 爆破振动 主体框架 爆源 飞石 竹笆 爆破 悬挂 被保护物 防护材料 防护效果 钢丝缆绳 两侧设置 垂直地 斜拉索 中间处 竹竿 地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爆破飞石及爆破振动的协同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防护系统位于爆源与被保护物之间;所述协同防护系统的结构是:将防护竹排架垂直地置于减震沟(6)的底部中间处,防护竹排架的悬挂竹笆(1)的一侧靠近爆源;将竹棒(5)水平地绑扎于地表以下的防护竹排架上,所述竹棒(5)的长度为减震沟(6)宽度加10~20mm之和,竹棒(5)沿减震沟(6)宽度方向置入减震沟(6)两侧,所述竹棒(5)沿减震沟(6)长度方向的绑扎间距为0.2~0.3m,所述竹棒(5)沿减震沟(6)高度方向的绑扎间距为0.2~0.3m;若防护竹排架在地面以上的高度大于等于10米时,在防护竹排架两侧设置钢丝缆绳斜拉索(3),所述钢丝缆绳斜拉索(3)沿减震沟(6)长度方向的间距为8~10m,所述钢丝缆绳斜拉索(3)沿减震沟(6)高度方向的间距为8~10m,地上用地锚(4)对钢丝缆绳固定;所述减震沟(6)的尺寸为B1×H1×L1:B1表示减震沟(6)的宽度,B1=2~3m,H1表示减震沟(6)的深度,H1=3~5m,L1表示减震沟(6)的长度,L1=1.1~1.3L0,L0表示被保护物的长度,m;所述防护竹排架的结构是:用竹竿绑扎成沿长度方向的间隔为0.8~1.2m和沿高度方向的间隔为0.8~1.2m的主体框架(2),然后在主体框架(2)的一侧悬挂一层竹笆(1);所述防护竹排架的尺寸为B2×H2×L2:B2表示防护竹排架的宽度,B2=0.5~1.5m,H2表示防护竹排架的高度,H2=H0+H1+3~5m,L2表示防护竹排架的长度,L2=1.2~1.3L0,H0表示被保护物高度,m,L0表示被保护物的长度,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武汉科技大学;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905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