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平开纱窗的推拉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7747.1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56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伟全 |
主分类号: | E06B3/46 | 分类号: | E06B3/46;E06B9/52;E06B7/22;E06B3/2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平开纱窗的推拉窗,其特点在于包括窗框、左窗扇、右窗扇、纱窗扇、手扶件、防护栏、固定玻璃板、密封件、螺钉、合页,其中窗框上设有上安装腔口与下安装腔口,密封件设置在左窗扇的右壁上,左窗扇滑动设置在上安装腔口中,右窗扇设置在上安装腔口中,纱窗扇布置在上安装腔口中,并使纱窗扇位于右窗扇与上安装腔口内壁之间,还使纱窗扇通过合页铰接在窗框上,防护栏与固定玻璃板设置在下安装腔口中,手扶件设置在窗框前壁上并通过螺钉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性好、密封效果佳、采光效果好、维护方便、维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腔口 纱窗扇 窗框 右窗扇 左窗扇 纱窗 本实用新型 固定玻璃板 防护栏 密封件 推拉窗 平开 手扶 采光效果 合页铰接 滑动设置 螺钉固定 密封效果 使用寿命 维护方便 螺钉 合页 内壁 前壁 右壁 维护 | ||
【主权项】:
1.一种带平开纱窗的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左窗扇(2)、右窗扇(3)、纱窗扇(4)、手扶件(5)、防护栏(6)、固定玻璃板(7)、密封件(8)、螺钉(9)、合页(91),其中窗框(1)包括左竖框(11)、右竖框(12)、上横框(13)、中横框(14)、下横框(15),所述左竖框(11)的左壁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左卡槽(111),所述左竖框(11)上开设有第一中空腔(112),所述左竖框(11)的右壁上分别开设有前竖槽(113)、后竖槽(114),所述前竖槽(113)的后槽壁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条卡槽(10),所述前竖槽(113)中设有限位密封条(115),所述限位密封条(115)包括前竖条(101)、后竖条(102)、左竖条(103),所述左竖条(103)可拆卸地安装在前竖槽(113)槽底,所述前竖条(101)与后竖条(102)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左竖条(103)的右壁前后侧边上,所述前竖条(101)前壁上与后竖条(102)后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密封条卡槽(20),所述后竖槽(114)的前槽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16),所述后竖槽(114)中设有可拆卸的固定竖条(117),并使固定竖条(117)紧贴于后竖槽(114)的后槽壁上,所述固定竖条(117)的右壁上开设竖向延伸的第一T型卡槽(100),所述固定竖条(117)的右壁前侧边上设有第一竖向挡条(1171),所述固定竖条(117)的左壁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凹进槽(1172),所述右竖框(12)的右壁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右卡槽(121),所述右竖框(12)上开设有第二中空腔(122),所述右竖框(12)的左壁后侧开设有第一卡装槽(123),所述第一卡装槽(123)的前后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进槽(124)、第二T型卡槽(200),所述中横框(14)的顶面上设有横向滑轨(141),所述中横框(14)的顶面前侧边上设有凸条部(142),所述中横框(14)上开设有若干第三中空腔(143),所述左竖框(11)与右竖框(12)呈并排设置,所述中横框(14)设置在左竖框(11)与右竖框(12)之间,并使中横框(1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竖框(11)与右竖框(12)上,所述上横框(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竖框(11)上端、右竖框(12)上端相接,所述左竖框(11)、右竖框(12)、上横框(13)与中横框(14)共同围合形成有上安装腔口(16),所述下横框(15)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竖框(11)下端、右竖框(12)下端相接,所述左竖框(11)、右竖框(12)、中横框(14)与下横框(15)共同围合形成有下安装腔口(17);所述左窗扇(2)包括左竖向框(21)、右竖向框(22)、上横向框(23)、下横向框(24)、第一双层玻璃板(25),所述左竖向框(21)上开设有第四中空腔(211),所述左竖向框(21)的左壁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三T型卡槽(300),所述左竖向框(21)左壁前后侧边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竖挡条(212),所述第一竖挡条(212)左壁上开设有第三密封条卡槽(30),在两个第一竖挡条(212)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四T型卡槽(400),所述左竖向框(21)的右壁上开设左卡装槽(213),所述左卡装槽(213)前后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容纳槽(214),所述右竖向框(22)上开设有第五中空腔(221),所述右竖向框(22)的右壁上开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五T型卡槽(500),所述右竖向框(22)的右壁前后侧边上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二竖挡条(222),所述第二竖挡条(222)的右壁上开设有第四密封条卡槽(40),在两个第二竖挡条(222)相对的面上分别开设有第六T型卡槽(600),所述右竖向框(22)的左壁上开设右卡装槽(223),所述右卡装槽(223)前后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24),所述左竖向框(21)通过左卡装槽(213)卡装在第一双层玻璃板(25)左侧边上,所述右竖向框(22)通过右卡装槽(223)卡装在第一双层玻璃板(25)右侧边上,所述上横向框(23)设置在第一双层玻璃板(25)顶部,并使上横向框(23)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竖向框(21)与右竖向框(22)上端,所述下横向框(24)设置在第一双层玻璃板(25)底部,并使下横向框(24)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在左竖向框(21)与右竖向框(22)下端,所述左窗扇(2)活动布置在上安装腔口(16)中,并使左窗扇(2)的下横向框(24)滑动设置在横向滑轨(141)上,还使左竖向框(21)上的两个第一竖挡条(212)置于前竖槽(113)中,以及使限位密封条(115)位于两个第一竖挡条(212)之间;所述右窗扇(3)包括竖向边框(31)、第二双层玻璃板(32),所述竖向边框(31)的右壁上开设有第二卡装槽(311),所述第二卡装槽(311)前后槽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凹进槽(312)、第七T型卡槽(700),所述竖向边框(31)的左壁后边角处开设有第三凹进槽(313),所述第三凹进槽(313)的右侧槽壁上开设有第八T型卡槽(800),所述竖向边框(31)的前壁右边角处开设有第四凹进槽(314),所述第四凹进槽(314)的左侧槽壁上开设有第五密封条卡槽(50),在第五密封条卡槽(50)前侧的第四凹进槽(314)槽壁上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一密封挡条(315),所述竖向边框(31)的前壁左侧设有第九T型卡槽(900),所述第二双层玻璃板(32)设置在上安装腔口(16)中,并使第二双层玻璃板(32)的右侧边嵌置于第一卡装槽(123)中,还使第二双层玻璃板(3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横框(13)与中横框(14)上,所述竖向边框(31)布置在上安装腔口(16)中,并使竖向边框(31)的第二卡装槽(311)卡置于第二双层玻璃板(32)的左侧边上,还使竖向边框(31)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横框(13)与中横框(14)上;所述纱窗扇(4)的左右侧壁上开设有第十T型卡槽(41),所述纱窗扇(4)的左右侧壁后侧边上分别设有竖向挡条(42),所述竖向挡条(42)前壁上开设有第六密封条卡槽(60),所述纱窗扇(4)布置在上安装腔口(16)中,并使纱窗扇(4)位于左竖框(11)与竖向边框(31)之间,还使纱窗扇(4)左侧边通过合页(91)铰接于固定竖条(117)上;所述密封件(8)包括竖向板(81)、竖向固定条(82),所述竖向板(81)的左壁前后侧边上分别设有钩置部(811)、卡置槽(812),所述竖向固定条(82)的前壁右侧边与竖向板(81)的后壁相接,所述竖向固定条(82)的右壁上开设有缓冲条卡槽(821),所述竖向固定条(82)后壁上开设有T型卡槽(822),所述竖向固定条(82)的左壁上开设有第七密封条卡槽(70),所述竖向固定条(82)的左壁后侧边上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密封挡条(823),所述密封件(8)上的钩置部(811)钩置于在右竖向框(22)右壁前侧的第二竖挡条(222)上的第四密封条卡槽(40)中,并使密封件(8)上的卡置槽(812)卡置于右竖向框(22)右壁后侧的第二竖挡条(222)上,还使竖向固定条(82)的前壁紧贴于右竖向框(22)右壁后侧的第二竖挡条(222)背面上,以及使第二密封挡条(823)位于第一密封挡条(315)后侧;所述手扶件(5)的后壁上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八密封条卡槽(80),在第八密封条卡槽(80)下方的手扶件(5)后壁上设有挂钩部(51),所述手扶件(5)的前壁上开设有凹槽(52),所述凹槽(52)的槽口上设有遮蔽盖(53),所述手扶件(5)通过挂钩部(51)挂置于凸条部(142)上,所述螺钉(9)布置于凹槽(52)中,并使螺钉(9)穿过手扶件(5)后锁定于中横框(14)上;所述固定玻璃板(7)为双层玻璃板结构,所述固定玻璃板(7)布置在下安装腔口(17)中,并使固定玻璃板(7)上下侧边分别与中横框(14)、下横框(15)相接,还使固定玻璃板(7)左右侧边分别与左竖框(11)、右竖框(12)相接;所述防护栏(6)设置在下安装腔口(17)中,并使防护栏(6)位于固定玻璃板(7)前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伟全,未经何伟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94774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 一般门、窗、百叶窗或卷辊遮帘;梯子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3-00 用于闭合开口的窗扇、门扇或类似构件;固定或活动式闭合器件的布置,例如窗户;用来安装翼扇框的刚性配置的外框
E06B3-01 .用于飞机库或其他厅堂建筑中的可拆卸或消除的墙,例如,供飞机用的
E06B3-02 .全玻璃制翼扇
E06B3-04 .不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框架
E06B3-30 .覆盖物,例如,为了防御气候变化,或装饰需要
E06B3-32 .以移动方式为特征的翼扇的布置;活动式翼扇在开口处的布置;仅和翼扇移动方式有关的翼扇或框架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