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粘度不能自流浆体的输送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7385.5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兴;赵乾坤;王士华;温德华;石晶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粘度不能自流浆体的输送泵装置,包括设置在底盘上的电机、油泵、蓄能器、换向阀、液压缸、料缸、油箱、冷却器和吸排阀组,吸排阀组为两个强制切换吸排阀通过一个三通连接构成,每个强制切换吸排阀由两个强控阀通过U型管连接组成,强控阀包括密封连接的驱动油缸、支撑套筒、上阀体部件、下阀体部件、上阀座、下阀座、动阀块和阀杆,油泵在电机驱动下将油箱中的油抽出,经过换向阀进入双五通阀,后分别同时进入液压缸和驱动油缸,并随着液压缸活塞和驱动油缸活塞的往复运动经双五通阀回流至换向阀,再经冷却器返回到油箱中。本实用新型能够能泵送超粘稠介质,吸排阀不受压差大小、介质粘度高低影响,与液压缸活塞运行高度同步,方便拆装及运输。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油缸 换向阀 油箱 油泵 输送泵装置 液压缸活塞 强制切换 吸排阀组 高粘度 冷却器 五通阀 液压缸 浆体 控阀 自流 本实用新型 活塞 电机驱动 方便拆装 介质粘度 密封连接 三通连接 粘稠介质 支撑套筒 动阀块 上阀体 上阀座 下阀体 下阀座 蓄能器 底盘 泵送 阀杆 料缸 受压 电机 抽出 返回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高粘度不能自流浆体的输送泵装置,包括电机(3)、油泵(5)、液压缸(28)、料缸(27)、油箱(2)、换向阀(8)和吸排阀组,电机(3)与油泵(5)驱动连接,油泵(5)通过换向阀(8)将油箱(2)的高压油输入液压缸(28),液压缸(28)驱动吸排阀组泵送料缸(27)内的浆体,液压缸(28)的回油再通过换向阀(8)流入油箱(2),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排阀组为两个强制切换吸排阀通过一个三通(31)连接构成,三通(31)下端的口为阀组吸料口(29),每个强制切换吸排阀由两个强控阀(32)通过U型管(30)连接组成;所述的强控阀(32)包括密封连接的驱动油缸(13)、支撑套筒(15)、上阀体部件(16)、下阀体部件(19)、上阀座(18)、下阀座(21)、动阀块(20)和阀杆(13‑1),驱动油缸(13)通过螺栓与两端的法兰盘Ⅰ(26)、法兰盘Ⅱ(25)连接在一起;上阀体部件(16)焊接在法兰盘Ⅲ(24)上;上阀体部件(16)与下阀体部件(19)通过套有支撑套筒(15)的螺栓与法兰盘Ⅱ(25)连接在一起;阀杆(13‑1)从下阀体部件(19)内自下至上依次穿过上阀座(18)、上阀体部件(16)和法兰盘Ⅱ(25),上阀座(18)和下阀座(21)位于下阀体部件(19)的内腔中,并分别固定在法兰盘Ⅲ(24)和下阀体部件(19)上,动阀块(20)通过螺纹连接在阀杆(13‑1)的下端并位于上阀座(18)和下阀座(21)之间,阀杆(13‑1)的上端固定在驱动油缸活塞(12)上;在驱动油缸(13)上分别设有上油口(11)和下油口(14),上、下油口分别与驱动油缸活塞(12)上下方的油腔相通;下阀体部件(19)具有一个与料缸(27)连通的料缸接口(23)和一个下端口(22);上阀体部件(16)侧部向外伸出一个U型管接口(17),其下端与下阀体部件(19)的内腔连通,两个强控阀(32)通过U型管接口(17)连通,两个强控阀(32)的下端口(22)之间连通到一个阀组吸料口(29),形成一个强制切换吸排阀;两个上阀体部件(16)侧边出料接口(31‑1)通过U型管(30)和三通连接,两个强制切换吸排阀U型管接口(17)之间的U型管(30)通过三通连接后整体成为吸排阀组;位于中间的液压缸(28)和其两端的两个料缸(27)相连,构成液压缸料缸总成(9),液压缸活塞(28‑3)与两个料缸柱塞(27‑1)通过一根柱塞杆连接,液压缸活塞(28‑3)两侧的腔体分别通过液压缸进油口(28‑1)和液压缸出油口(28‑2)与双五通阀(4)相连;还包括一个双五通阀(4),所述双五通阀(4)包括阀体,位于阀体内的上油道(35)、下油道(36)呈平行布置且互不相通,上油道(35)的进油孔(35‑1)和下油道(36)的回油孔(36‑1)方向相反且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上油道(35)和下油道(36)上各交错布置有五个侧油孔,并且上油道侧油孔(35‑2)与下油道侧油孔(36‑2)之间也交错排列;双五通阀(4)的上油道(35)的进油孔(35‑1)连通至换向阀(8)的出油口,其余五个侧油孔分别连通至液压缸进油口(28‑1)、两个吸排阀组中位于右侧的强控阀的驱动油缸的上油口和位于左侧的强控阀的驱动油缸的下油口;双五通阀(4)的下油道(36)的回油孔(36‑1)连通至换向阀(8)的回油口,其余五个侧油孔分别连通至液压缸出油口(28‑2)、两个吸排阀组中位于右侧的强控阀的驱动油缸的下油口和位于左侧的强控阀的驱动油缸的上油口。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未经徐州吉安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86738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混凝土泵送机
- 下一篇:一种长岩心驱替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