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接口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4313.9 | 申请日: | 201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2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凌志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奔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 | 分类号: | H01M10/052;H01M10/058;H01M2/20;H01M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接口锂电池,其结构包括负极接线端子、电池盖、电池槽、支脚、正极板、隔板、负极板、正极接线端子、螺帽、螺栓,负极接线端子嵌入安装于电池盖的上表面并且通过导线与负极板电连接,电池盖的外表面安装于电池槽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电池槽的下表面共设有四个支脚并且采用垂直粘合,本实用新型一种双接口锂电池,将支脚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固定,电池槽内部的电解液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传输到负极接线端子和正极接线端子,当触点出现故障时,转动转轴,转轴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右接触点移动,将右接触点移动上接触点下端并接触,触点出现故障时,更换较方便,更换省时省力。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槽 负极接线端子 电池盖 双接口 锂电池 支脚 正极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 接触点移动 负极板 触点 转动 隔板 螺帽 齿轮带动齿条 转轴带动齿轮 化学反应 螺栓 安装固定 间隙配合 嵌入安装 电解液 电连接 接触点 内表面 上表面 下表面 正极板 粘合 齿条 省力 省时 下端 转轴 垂直 传输 移动 | ||
【主权项】:
1.一种双接口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负极接线端子(1)、电池盖(2)、电池槽(3)、支脚(4)、正极板(5)、隔板(6)、负极板(7)、正极接线端子(8)、螺帽(9)、螺栓(10),所述负极接线端子(1)嵌入安装于电池盖(2)的上表面并且通过导线与负极板(7)电连接,所述电池盖(2)的外表面安装于电池槽(3)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池槽(3)的下表面共设有四个支脚(4)并且采用垂直粘合,所述正极板(5)的背面与隔板(6)的正面相贴合,所述隔板(6)的背面与负极板(7)的正面相连接,所述负极板(7)的外表面安装于电池槽(3)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电池槽(3)的内表面与正极板(5)的正面相贴合,所述正极接线端子(8)嵌入安装于电池盖(2)的上表面并且通过导线与正极板(5)电连接,所述电池盖(2)包括外壳(201)、左接线柱(202)、左接触点(203)、上接触点(204)、右接触点(205)、齿轮(206)、转轴(207)、齿条(208)、车轮(209)、右接线柱(210),所述上接触点(204)的外表面安装于安装于外壳(201)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左接线柱(202)嵌入安装于齿条(208)的下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左接线柱(202)的上表面与左接触点(203)的下表面相焊接,所述左接触点(203)的上表面与上接触点(204)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右接触点(205)的下表面与右接线柱(210)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齿轮(206)的外表面与齿条(208)的上表面相啮合,所述齿轮(206)的内表面安装于转轴(207)的外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齿条(208)的下表面与车轮(209)的上表面相焊接,所述右接线柱(210)的外表面安装于齿条(208)的内表面并且采用间隙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奔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奔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53431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卷绕机
- 下一篇: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