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淤、污泥土真空-电渗联合试验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6428.8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栋梁;柏巍;王唯伟;朱丹;孔令伟;林融冰;黎澄生;程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环永清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7/00 | 分类号: | G01N2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淤、污泥土真空‑电渗联合试验测试装置,包括真空泵、五通阀、电渗作用模型筒、真空作用模型筒、真空+持续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真空+间歇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1次实施就可获得多个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淤/污泥土真空‑电渗联合试验,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获得在真空电渗联合作用下的电渗最佳作用时机。同时还可对不同含水率的测试对象、不同颗粒级配的测试对象、不同的通电方式、不同排水阴极/排水阳极极的材料、排水阴极和排水阳极极之间不同电压等实验条件进行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渗 电渗作用 污泥土 排水 阴极 试验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阳极 测试对象 实验条件 联合 通电 颗粒级配 通电方式 真空电渗 真空作用 含水率 五通阀 真空泵 测量 时机 试验 | ||
【主权项】:
1.一种淤、污泥土真空‑电渗联合试验测试装置,包括真空泵(3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渗作用模型筒(100a)、真空作用模型筒(100b)、真空+持续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c)、真空+间歇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d),电渗作用模型筒(100a)、真空作用模型筒(100b)、真空+持续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c)、真空+间歇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d)均包含有机玻璃筒(101)、排水阴极(102)、底部槽(104)、支架(107)、底板(108)、PVC导流管(109)、排水阳极(110)和活塞板(111),有机玻璃筒(101)通过支架(107)设置在底板(108)上,有机玻璃筒(101)内设置有活塞板(111),排水阴极(102)和排水阳极(110)均为中空圆柱体电极,排水阴极(102)和排水阳极(110)均沿长度方向每间距设定距离在周向均匀设置若干个圆孔,排水阴极(102)和排水阳极(110)外部均绑扎涤纶透水滤布,有机玻璃筒(10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个底部槽(104),底部槽(104)的槽顶盖设有带孔PVC顶盖(104a),带孔PVC顶盖(104a)上覆盖涤纶透水滤布,有机玻璃筒(101)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中心汇水凹槽,中心汇水凹槽的槽底开设有槽底出水口,各个底部槽(104)均与中心汇水凹槽连通,排水阴极(102)沿有机玻璃筒(101)的内壁周向分布,排水阳极(110)设置在有机玻璃筒(101)的中心轴处,排水阴极(102)的底端与底部槽(104)连通,排水阳极(110)的底端与中心汇水凹槽连通,PVC导流管(109)顶部与槽底出水口连通,电渗作用模型筒(100a)的PVC导流管依次通过第一气水分离器(200a)、第一通断控制阀门与五通阀(302)连接;真空作用模型筒(100b)的PVC导流管依次通过第二气水分离器(200b)、第二通断控制阀门与五通阀(302)连接;真空+持续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c)的PVC导流管依次通过第三气水分离器(200c)、第三通断控制阀门与五通阀(302)连接;真空+间歇通电电渗作用模型筒(100d)的PVC导流管依次通过第四气水分离器(200d)、第四通断控制阀门与五通阀(302)连接;五通阀(302)与真空泵(300)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环永清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环永清生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764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法脱硫塔浆液pH值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试多铁性液体性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