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刊印刷机的供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58618.7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1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14 | 分类号: | B41F31/14;B41F31/10;B41F7/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刊印刷机,具体的说是书刊印刷机的供墨机构,属于印刷机供墨结构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机架上下对应设置并滚动接触的上辊组和下辊组,上辊组上端设有与上辊组滚动接触的上供墨辊组,下辊组下端设有与下辊组滚动接触的下供墨辊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第三匀墨辊、第三窜墨辊和第三着墨辊,有效的改善了着墨辊的匀墨质量,提高了对版辊上的印版墨迹层厚度的均匀性,从而消除了印张上的深浅不一的墨迹,改善了印刷品的质量,同时大大减少了重新印刷开始至调整出合格品间的时间,提高了印刷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印张的废品率,节约了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滚动接触 下辊 印张 本实用新型 供墨机构 书刊 着墨辊 墨迹 合格品 印刷 供墨辊组 供墨结构 上下对应 上端 层厚度 窜墨辊 均匀性 墨辊组 匀墨辊 印刷品 对版 下端 印版 匀墨 深浅 增设 节约 | ||
【主权项】:
1.一种书刊印刷机的供墨机构,包括机架(38),机架(38)上下对应设置并滚动接触的上辊组和下辊组,其特征是:上辊组上端设有与上辊组滚动接触的上供墨辊组,上辊组一侧设有与上辊组滚动接触的上供水辊组,下辊组下端设有与下辊组滚动接触的下供墨辊组,下辊组一侧设有与下辊组滚动接触的下供水辊组;所述上供墨辊组包括上墨斗(1)、上墨斗辊(2)、上传墨辊(3)、第一上匀墨辊(4)、第一上窜墨辊(5)、第二上匀墨辊(6)、第三上匀墨辊(7)、第二上窜墨辊(8)、第三上窜墨辊(9)、第一上着墨辊(10)、第二上着墨辊(11)和第三上着墨辊(12),上墨斗(1)、上墨斗辊(2)、上传墨辊(3)、第一上匀墨辊(4)、第一上窜墨辊(5)、第二上匀墨辊(6)、第三上匀墨辊(7)和第二上窜墨辊(8)依次设置并滚动接触,第一上着墨辊(10)上下端分别和第二上窜墨辊(8)、上辊组滚动接触,第三上窜墨辊(9)分别和第三上匀墨辊(7)、第二上着墨辊(11)、第三上着墨辊(12)滚动接触,第一上着墨辊(10)、第二上着墨辊(11)和上辊组滚动接触;所述下供墨辊组包括第三下着墨辊(25)、第三下窜墨辊(26)、第一下着墨辊(27)、第二下着墨辊(28)、第二下窜墨辊(29)、第三下匀墨辊(30)、第二下匀墨辊(31)、过渡匀墨辊(32)、第一下窜墨辊(33)、第一下匀墨辊(34)、下传墨辊(35)、下墨斗辊(36)和下墨斗(37),第二下窜墨辊(29)、第三下匀墨辊(30)、第二下匀墨辊(31)、过渡匀墨辊(32)、第一下窜墨辊(33)、第一下匀墨辊(34)、下传墨辊(35)、下墨斗辊(36)和下墨斗(37)依次设置并滚动接触,第一下着墨辊(27)上下端分别和下辊组、第二下窜墨辊(29)滚动接触,第二下着墨辊(28)分别和下辊组、第三下窜墨辊(26)滚动接触;第三下窜墨辊(26)分别和第三下着墨辊(25)、第三下匀墨辊(30)滚动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5861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烫印覆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