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18605.7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1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韦文博;刘阳;张新欢;毛燕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00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公开的组合沉淀池,包括:一矩形池体;一设置在矩形池体沿宽度方向一侧上的集水渠;一设置在矩形池体沿长度方向一侧的排泥渠;一设置在矩形池体的平流沉淀区域上的刮泥机,刮泥机的排泥口连接在排泥渠上;分别设置在矩形池体的斜管沉淀区域内的斜管沉淀组件,斜管沉淀组件的排泥口与排泥渠连接;分别设置在矩形池体的斜管沉淀区域的出水端面处且位于斜管沉淀组件上方的指型集水槽,指型集水槽的集水出口分别与集水渠连接;以及若干设置在矩形池体的斜管沉淀区域的底部内的穿孔排泥管。本实用新型可以保留平流沉淀池对进水水质变化的缓冲能力,具有稳定的产水能力,并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明显提高沉淀池的产水量,特别适用于老水厂的挖潜改造。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池体 斜管沉淀 沉淀池 排泥渠 刮泥机 集水槽 集水渠 排泥口 指型 本实用新型 穿孔排泥管 平流沉淀池 沿宽度方向 沉淀区域 出水端面 缓冲能力 集水出口 进水水质 老水厂 产水 平流 保留 改造 | ||
【主权项】:
1.组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矩形池体,所述矩形池体内设置有一沿所述矩形池体宽度方向延伸的穿孔花墙,所述穿孔花墙将所述矩形池体的内部分隔成进水过渡区域和组合沉淀区域,在所述矩形池体的组合沉淀区域内设置有一沿所述矩形池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流墙,所述导流墙将所述组合沉淀区域分隔成第一沉淀区域和第二沉淀区域,所述第一沉淀区域沿水流方向的前半部分为第一平流沉淀区域,其后半部分为第一斜管沉淀区域,所述第二沉淀区域沿水流方向的前半部分为第二平流沉淀区域,其后半部分为第二斜管沉淀区域;一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远离所述进水过渡区域的一侧上的集水渠;一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沿长度方向一侧的排泥渠;一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的第一平流沉淀区域和第二平流沉淀区域上的用于对所述第一平流沉淀区域和第二平流沉淀区域产生的浮渣进行清除的刮泥机,所述刮泥机的排泥口连接在所述排泥渠上;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的第一、第二斜管沉淀区域内的第一、第二斜管沉淀组件,所述第一、第二斜管沉淀组件的排泥口与所述排泥渠连接;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的第一、第二斜管沉淀区域的出水端面处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斜管沉淀组件上方的第一、第二指型集水槽,所述第一、第二指型集水槽的集水出口分别与所述集水渠连接;以及若干设置在所述矩形池体的第一、第二斜管沉淀区域的底部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第二斜管沉淀组件下方的穿孔排泥管,每一穿孔排泥管的排泥口连接在所述排泥渠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2001860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机油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废水站用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