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量化检测帕金森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穿戴智能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7453.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0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明;何娟娟;王建国;杨先军;王辉;孙怡宁;周旭;马祖长;许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安丽;成金玉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量化检测帕金森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穿戴智能系统及方法,可穿戴智能系统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设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由穿戴于身体不同位置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穿戴于手腕部的腕表组成。可穿戴智能设备利用惯性传感器采集患者的运动信息数据并通过腕表集成所有的运动信息数据,腕表从运动信息数据中提取特征值并输入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得到评估结果并显示,腕表进一步把评估结果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终端设备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以及以往评估结果生成检测报告。本发明提出的可穿戴智能系统可实现对运动迟缓症状的智能量化检测,本发明可应用于帕金森患者症状和疗效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量化 检测 帕金森 患者 运动 迟缓 症状 穿戴 智能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量化检测帕金森患者运动迟缓症状的可穿戴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智能设备和智能终端设备;所述可穿戴智能设备由穿戴于身体不同位置的数据采集设备和穿戴于手腕部的腕表组成;所述数据采集设备用于采集患者的运动信息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腕表;所述腕表用于采集手腕部的运动信息数据,同时用于集成所有的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和评估结果显示;所述数据采集设备包括第一惯性传感器、第一数据存储模块、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第一微控制器、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第一电池和第一USB接口;所述腕表包括第二惯性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二数据存储模块、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第二微控制器、第二电源管理模块、语音模块、第二电池、显示屏和第二USB接口;所述第一惯性传感器,用于采集加速度数据、角速度数据和磁场强度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一惯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用于将第一惯性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腕表;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惯性传感器采集数据以及控制所述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与腕表进行数据与指令交互;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对数据采集设备进行电源管理,保障电子元器件正常供电且提高电池续航时间;所述第一电池,为数据采集设备供电;所述第一USB接口,用于充电和下载数据;所述第二惯性传感器,用于采集加速度数据、角速度数据和磁场强度数据;所述微处理器,用于集成所述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数据和腕表采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降噪滤波、数据特征提取及量化分析评估处理;所述第二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第二惯性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还用于存储数据采集设备传输的数据和腕表量化分析评估得出评估结果;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和传输评估结果到智能终端设备;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惯性传感器采集数据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数据采集设备和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与指令交互;所述第二电池管理模块,对腕表进行电源管理,保障电子元器件正常供电且提高电池续航时间;所述语音模块,用于实时播报腕表所得出评估结果和出现严重运动迟缓症状时的警示提醒信息;所述第二电池,为腕表供电;所述显示屏,用于腕表对所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显示;所述第二USB接口,用于充电和下载数据;所述第一惯性传感器和第二惯性传感器结构相同,分别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和三轴磁力计,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运动时的加速度信号,所述三轴陀螺仪用于检测患者运动时的角速度信号,所述三轴磁力计用于检测患者运动时的磁场强度,惯性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数据、三轴陀螺仪采集的角速度数据、三轴磁力计采集的磁场强度数据;所述第一USB接口和第二USB接口结构相同,为了达到防水的目的,USB接口在不使用时用TPE材料制作的防水橡皮盖密封好;所述智能终端设备,用于为患者提供数据管理、风险评估服务和评估结果显示,智能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745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