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进行循环肿瘤细胞分选实验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3863.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申峰;闫成金;刘赵淼;李梦麒;薛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进行循环肿瘤细胞分选实验的实验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该装置由主体固体结构、入口、凹槽捕获结构、对称捕获通道结构、CTCs收集通道、出口、和下底板组成,可以实现CTCs的分选,弯曲通道的设计使CTCs获得一个惯性力,更有利于其被凹槽捕获,而多组捕获通道结构的设计,增大了其分选效率。该装置克服了传统分装置的复杂和难操作的缺点,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实验的精确性,增加了实验方案的灵活性。本发明有利于进行高效率的CTCs分选,对人类肿瘤疾病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 捕获 循环肿瘤细胞 实验装置 通道结构 可用 固体结构 人类肿瘤 收集通道 弯曲通道 重要意义 分装置 高效率 惯性力 微流控 下底板 对称 科学研究 疾病 出口 | ||
【主权项】:
1.一种可用于进行循环肿瘤细胞分选实验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实验装置包括主体固体结构(1)、入口(2)、凹槽捕获结构(3)、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CTCs收集通道(5)、出口(6)和下底板(7);入口(2)、凹槽捕获结构(3)、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CTCs收集通道(5)和出口(6)为主体固体结构(1)上的凹槽或孔洞结构,且各结构为芯片工作时流体流动区域;凹槽捕获结构(3)的宽度范围设定在400微米,高度设置在300微米,以充分利用凹槽内涡胞结构实现CTCs捕获;主体固体结构(1)上至少包含四个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以实现对CTCs的多次捕获,提高捕获效率;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中的通道为左右对称的弯曲连续结构,该弯曲连续结构为正弦或余弦曲线波形式;凹槽捕获结构(3)位于正弦或余弦曲线波的顶点处;CTCs收集通道(5)沿水平方向布置,CTCs收集通道(5)通过凹槽捕获结构(3)与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连接;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的一端为入口(2),对称捕获通道结构(4)的另一端为出口(6);凹槽捕获结构(3)位于弯曲通道的顶端切线位置处,以期对CTCs产生惯性力的作用,加速其被凹槽捕获的速度;入口(2)设计为两个,省去频繁更换入口实验试剂的麻烦;所述主体结构(1)和下底板(7)通过氧离子上下键合固定,下底板(7)置于主体结构(1)底部,以支撑芯片主体结构并提供流动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3386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培养液瓶摆放平台的生物反应器
- 下一篇:一种核酸扩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