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冲压模具的配套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716.X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7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白洪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宏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6 | 分类号: | B21D3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王彩君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冲压模具的配套冷却装置,包括:进水分散管,冷却条管,出水收集管,高位冷却水箱,一次冷却箱,搅拌叶,风机,冷却气管;所述冷却进水管穿入到模具的一端并连接到进水分散管,且热水出管穿入到模具的另一端并连接到出水收集管,所述进水分散管与出水收集管之间连接有八条冷却条管,所述高位冷却水箱底部连接的下水管向下连接到冷却进水管上,所述一次冷却箱的内部中间转动镶嵌有搅拌叶,所述冷却气管的一端连接到支撑架顶部的风机,且冷却气管的另一端向下穿入到一次冷却箱的内部一侧。通过高位冷却水箱使冷却水无需动力即可流入到模具中的冷却条管中,利用冷却气管与搅拌叶提高冷却水箱的冷却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冲压 模具 配套 冷却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冲压模具的配套冷却装置,通过高位冷却水箱使冷却水无需动力即可流入到模具中的冷却条管中,利用冷却气管与搅拌叶提高冷却水箱的冷却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模具(2),冷却进水管(201),进水分散管(202),冷却条管(203),出水收集管(204),热水出管(205),高位冷却水箱(3),下水管(301),控制阀(302),一次冷却箱(4),溢水管(401),通管(402),电机(403),搅拌叶(404),出气筒(405),锥形护罩(406),弧形出气孔(407),二次冷却存储箱(5),上水管(501),循环泵(6),风机(7),隔热板(701),冷却气管(702),分管(703),出风孔(704)和单向阀(705);所述冷却进水管(201)穿入到模具(2)的一端并连接到进水分散管(202),且热水出管(205)穿入到模具(2)的另一端并连接到出水收集管(204),所述进水分散管(202)与出水收集管(204)之间连接有八条冷却条管(203),所述高位冷却水箱(3)固定在支撑架(1)的顶部一端,且高位冷却水箱(3)底部连接的下水管(301)向下连接到冷却进水管(201)上,且下水管(301)上安装有控制阀(302),所述热水出管(205)呈水平状连接到一次冷却箱(4)内,且一次冷却箱(4)的顶部中间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403),所述一次冷却箱(4)的内部中间转动镶嵌有搅拌叶(404),且搅拌叶(404)向上连接到电机(403)上,所述冷却气管(702)的一端连接到支撑架(1)顶部的风机(7),且冷却气管(702)的另一端向下穿入到一次冷却箱(4)的内部一侧,所述冷却气管(702)下端外侧还连接有三组分管(703),且分管(703)下端开设有出风孔(704),所述一次冷却箱(4)的顶部另一端还设有两组出气筒(405),所述二次冷却存储箱(5)通过上水管(501)与高位冷却水箱(3)相连通,且上水管(501)上连接有循环泵(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宏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宏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2271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钢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处理棱线滑移缺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