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大尺寸零件制造的电弧增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9733.8 | 申请日: | 2018-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吴玲珑;迟科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衍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3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倩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大尺寸零件制造的电弧增材方法,该方法在一个可旋转的转动台上进行零件的增材,通过可旋转的转动台结合切片程序的方式,先对大尺寸零件进行切片分析,判断程序运行轨迹是否处于机器人本体工作区域之内,在程序运行过程中配合旋转台转动,扩大焊接机器人工作区域,使得原本机器人不可达区域变为可达区域,从而达到可制造大尺寸零件的目的;本发明方法能够用于大尺寸航空结构件的成形制造。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尺寸 零件 制造 电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用于大尺寸零件制造的电弧增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焊接机器人焊接头的下方设置有旋转台;所述电弧增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电弧增材的切片软件中对零件数模进行分析,使用偏置算法或平行线扫描算法生成增材路径;步骤2,判断增材路径中的第一个点是否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内;步骤3,设置旋转台转轴的旋转范围为‑360°~360°,转轴每次旋转最小角度N;步骤4,若增材路径中的第一个点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外,获取旋转台转轴当前角度I,使旋转台转轴按顺时针旋转θ度,顺时针旋转θ度后,再次判断该点是否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内,若不在,则继续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直至该点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内,记录此时旋转台转轴旋转后对应的角度J;步骤5,重新将旋转台转轴旋转至旋转台转轴的初始角度I,使旋转台转轴按逆时针旋转θ度,逆时针旋转θ度后,再次判断该点是否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内,若不在,则继续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直至该点处于机器人可达区域之内,记录此时旋转台转轴旋转后对应的角度K;步骤6,若角度J不在旋转台转轴的旋转范围内,则旋转台转轴最终旋转对应的角度为K,若角度K不在旋转台转轴的旋转范围内,则旋转台转轴最终旋转对应的角度为J;步骤7,若J和K均在旋转台转轴的旋转范围内,选择更靠近初始角度I的角度作为旋转台转轴的最终角度;步骤8,通过步骤6~7确定增材路径中的第一个点旋转台转轴的最终角度,并将获取的最终角度作为增材程序的输入,用于更新增材程序;步骤9,逐一对增材路径上的所有点重复步骤2~8;步骤10,将步骤9更新后的增材路径上的每个点的增材程序输出给焊接机器人,旋转台协同焊枪机器人一起进行工件的电弧增材制造作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衍构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衍构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61973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