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间轴承收油结构及收油效率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54117.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3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聪;郑凯;李国权;孔德龙;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N31/02 | 分类号: | F16N31/02;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申请属于收油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间轴承收油结构及收油效率试验方法。轴间轴承收油结构包括:内轴、外轴。内轴的外侧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收油部,第一收油部与供油喷嘴连通;外轴同轴套设在内轴上,外轴与内轴之间形成轴间收油部,轴间收油部与第一收油部连通,外轴的外侧沿轴向通过油腔分隔结构依次被分隔成均与轴间收油部连通的第二无效润滑油腔、有效润滑油腔以及第一无效润滑油腔,有效润滑油腔与回油管路连接,供油喷嘴与第二无效润滑油腔连通。本申请将对轴承有效润滑的润滑油与无效润滑的润滑油分开,能够准确获得内轴、外轴同时旋转时的轴间轴承的润滑油量,为开展轴承工作状态评估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结构 效率 试验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轴间轴承收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轴(2),所述内轴(2)的外侧沿轴向设置有第一收油部,所述第一收油部与供油喷嘴(6)连通;外轴(1),所述外轴(1)同轴套设在所述内轴(2)上,所述外轴(1)与所述内轴(2)之间形成轴间收油部,所述轴间收油部与所述第一收油部连通,所述外轴(1)的外侧沿轴向通过油腔分隔结构依次被分隔成第二无效润滑油腔(7)、有效润滑油腔(9)以及第一无效润滑油腔(3),所述有效润滑油腔(9)与回油管路(8)连接,所述轴间收油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无效润滑油腔(7)、所述有效润滑油腔(9)以及所述第一无效润滑油腔(3)连通,所述供油喷嘴(6)与所述第二无效润滑油腔(7)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541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量控制、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