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43349.4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26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聪;李华才;王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聪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04;A01M1/22;A01M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包括诱捕筒,其包括,第一壳体,其下部周面上设有N个第一开口,顶面圆心处设有驱动轴;诱捕台,其置于第一壳体的内底面,诱捕台顶面卡设有同心设置的半球形的驱虫槽和储饵槽,驱虫槽可旋转;N对个第五开口,其分别设于第一壳体的底面的第一开口的两侧;N个挡板,其设于第一壳体的内部,N个挡板设置为,当挡板随驱动轴转动至一定位置时,N个挡板能一一对应的闭合N个第一开口;N对挡块,任一对挡块一一对应的设于挡板的两侧并与其固接,任一对挡块设置为,当挡板位于初始位置和挡板闭合第一开口时,任一对挡块能一一对应的闭合第五开口;诱捕灯。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诱捕灭虫效果好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林业 诱捕 灭虫 装置 | ||
【主权项】:
1.林业用诱捕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诱捕筒,其包括,第一壳体,其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下部周面上间隔均匀设有N个第一开口,任一第一开口沿所述第一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近底面处沿其周向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圆心处设有竖直设置并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上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下端穿过所述第一壳体并伸入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诱捕台,其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底面并与其同轴设置,所述诱捕台为小端在上的中空圆锥台结构,其顶面设有圆形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沿其径向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由外至内依次套设有与其同心设置的半球形的驱虫槽和储饵槽,所述驱虫槽和所述储饵槽的圆面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固定轴和转动轴与所述诱捕台的顶面连接,其中,所述驱虫槽的外壁和内壁之间为中空夹层,其内填充有吸水棉线,所述驱虫槽的外壁上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中空夹层连通的第四开口;所述驱虫槽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凹槽,任一凹槽内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固定轴位于同一直径线上,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的侧壁转动连接并由设于所述诱捕台上的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所述驱虫槽的左侧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右侧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储饵槽的左侧与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右侧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转动轴带动驱虫槽旋转而储饵槽不旋转;N对个第五开口,其分别设于位于所述诱捕台的侧壁外侧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任一对第五开口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N个挡板,其竖直间隔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任一挡板的下端与所述环形滑槽滑动卡接,上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挡板的内壁上设有荧光涂层和电网,所述N个挡板设置为,当挡板随驱动轴转动至一定位置时,所述N个挡板能一一对应的闭合所述N个第一开口;N对挡块,其分别设于位于所述诱捕台的侧壁外侧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上,任一对挡块一一对应的设于所述挡板的两侧并分别通过L形杆与所述挡板的下部固接,任一对挡块设置为,当挡板位于初始位置,第一开口完全开启时,任一对挡块能一一对应的闭合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开口之间的两个第五开口,当挡板随驱动轴转动至一定位置,挡板闭合第一开口时,任一对挡块能一一对应的闭合位于第一开口两侧的两个第五开口;诱捕灯,其竖直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上方,所述诱捕灯的顶端与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转动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聪,未经刘智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4334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