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521107.5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陶高梁;匡航;庄心善;胡其志;肖衡林;马强;李丽华;朱志政;万娟;李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张继巍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通过测得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饱和 相对 渗透 系数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预测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方法为:1)通过试验测得在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不同基质吸力下土样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r实测数据,进而得到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r与基质吸力Ψ的关系图;根据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分形模型Ⅱ,拟合得到变形前的指数λ0和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的进气值Ψa0,土样变形前后分维数D不变,根据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分形模型Ⅱ中指数λ是与分维数D线性相关的系数,则变形后的指数λ=变形前的指数λ0;其中,分形模型Ⅱ为
Kr(Ψ)为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指数λ是与分维数D线性相关的系数,Ψa为变形后的进气值,Ψ为基质吸力;2)由步骤1)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的Kr‑Ψ关系图中得出,在小于进气值Ψ的低吸力阶段,Kr‑Ψ曲线为一重合的水平线,在大于进气值的高吸力阶段,Kr‑Ψ曲线为一组平行的直线;通过进气值预测公式Ⅲ计算得到变形后进气值Ψa,结合步骤1)中变形后的指数λ=变形前的指数λ0,在Kr‑Ψ关系图中,对于小于进气值Ψ的低吸力阶段,Kr‑Ψ曲线为一重合的水平线;对于大于进气值Ψ的高吸力阶段,对原有的Kr‑Ψ直线朝右方向作平行直线,以此来预测任意变形条件下的非饱和相对渗透系数kr;其中,进气值预测公式Ⅲ为
Ψa0为步骤1)中变形前初始孔隙比e0的进气值,e1为变形后的孔隙比,D为分维数,且D在变形过程中为定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5211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