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电路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56260.4 | 申请日: | 2018-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程鹏飞;陈嘉明;林树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1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电路检测装置。所述一种非接触电路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中心;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接触电路检测装置具有能够有效的降低周围电缆对北侧电缆的影响,保障电缆的电流测量的精准度,开合式的检测线圈可以不受电缆的连接状态和电缆的长度的影响,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被测电缆的电流,更加的方便和实用,使得电缆的轴线刚好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罗氏线圈的轴心处,保障测量的准确度和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的准确性,保障测量时上下壳体的稳定性,同时方便调节和使用,为使用者的提供便捷性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电路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非接触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中心;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的左侧通过转动块转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部的左侧;绕线腔和屏蔽腔,所述绕线腔和所述屏蔽腔均开设于所述下壳体的内部和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罗氏线圈,所述罗氏线圈的表面设置于所述绕线腔的内部;连接头,所述连接头设置于所述下壳体的左侧;数字变送器,所述数字变送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显示仪器,所述显示仪器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盒体,所述盒体的背面通过固定柱固定于所述下壳体的正面;双螺纹杆,所述双螺纹杆的底部转动于所述盒体的内壁的底部,所述双螺纹杆的顶部贯穿所述盒体的内壁的顶部且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所述上调节块的内表面和所述下调节块的内表面分别啮合于所述双螺纹杆的表面的顶部和表面的底部;上调节杆,所述上调节杆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上调节块的右侧,所述上调节杆的右侧贯穿所述盒体的内壁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绝缘橡胶板,所述绝缘橡胶板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调节杆的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的一侧的底部;下调节杆,所述下调节杆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下调节块的右侧,所述下调节杆的右侧贯穿所述盒体的内壁的右侧且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固定于所述下调节杆的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的一侧的顶部;转动环,所述转动环的轴心处固定于所述双螺纹杆的延伸至所述盒体的外部的一侧的顶部;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通过连接块转动于所述盒体的顶部的左侧;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上壳体的右侧的底部;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顶部固定于所述上固定块的底部;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的左侧固定于所述下壳体的右侧的顶部;调节腔和卡接腔,所述调节腔的内表面和所述卡接腔的内表面均开设于所述下固定块的内部;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分别固定于所述调节腔的内壁的两侧;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于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拉动杆,所述拉动杆的顶部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底部;拉动槽,所述拉动槽开设于所述下固定块的底部位于所述调节腔的下方的位置;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转动杆的顶部的表面;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的固定于所述调节腔的内部的左侧和内壁的右侧;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滑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所述限位块的顶部贯穿所述辅助杆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辅助杆的上方;卡接刀片,所述卡接刀片的右侧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延伸至所述辅助杆的上方的位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左侧固定于所述限位块的延伸至所述辅助杆的上方的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145626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